半天腰乌龙茶传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文化历史渊源及发展

文章目录[隐藏]

  • 台湾冻顶乌龙茶文化历史渊源及发展
  • 冻顶乌龙茶因何久负盛名
  • 武夷肉桂的荣誉
  • 民族文化特色茶
台湾冻顶乌龙茶文化历史渊源及发展冻顶乌龙历史渊源及发展 冻顶乌龙茶 , 是台湾省所产乌龙茶的一种 , 冻顶为山名 , 乌龙为品种名 。主产于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 。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 , 海拔700米 。传说山上种茶 , 因雨多山高路滑 , 上山的茶农必须绷紧脚尖(冻脚尖)才能到山顶 , 故称此山为“冻顶山” 。冻顶产茶历史悠久 , 据《台湾通史》称:台湾产茶 , 其来已久 , 旧志称水沙连(今南投县埔里、日月潭、水里、竹山等地)社茶 , 色如松罗 , 能避瘴祛暑 。又据传说 , 清咸丰五年 , 南投鹿谷乡村民林凤池 , 往福建考试读书 , 还乡时带回武夷乌龙茶苗三十六株种于冻顶山等地 , 逐渐发展成当今的冻顶茶园 。

冻顶乌龙茶因何久负盛名冻顶乌龙茶因何久负盛名 冻顶乌龙产自凤凰山支脉冻顶山一带 , 茶区海拔10001800米 。传说清朝咸丰年间 , 鹿谷乡的林凤池赴福建应试 , 中举人 , 还乡时从武夷山带回36株青心乌龙茶苗 , 其中12株种在麒麟潭边的冻顶山上 , 经过繁育成为冻顶乌龙茶的原料茶 , 并因产地得名“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在台湾高山乌龙茶中最负盛名 , 被誉为“茶中圣品” 。采摘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 , 经晒青、凉青、浪青、炒青、揉捻、包揉、焙火等工艺制成冻顶乌龙 , 干茶呈半球状 , 墨绿油润 。冲泡后 , 茶汤清爽怡人 , 汤色蜜绿带金黄 , 茶香清新典雅 , 带果香或浓花香 , 味醇厚、甘润 , 喉韵回甘十足 。传统冻顶乌龙茶带明显焙火味 , 亦有轻培火冻顶乌龙 。此外也有“陈年炭焙茶” , 需每年拿出来焙火 , 茶甘醇 , 后韵十足 。
武夷肉桂的荣誉中国茶网资讯:武夷肉桂 , 1982年以来连续五次获得国家级名茶光荣称号;1992年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又荣获金奖 。1994年7月 , 武夷岩茶肉桂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4年10月 , 参加在漳浦举行的由台湾(省)天仁集团主办的海峡两岸秋季乌龙茶展示会上 , 由本公司茶叶研究所选送的品种半天腰、肉桂双双荣获头等奖和金钥匙二等奖 。现出口港澳、东南亚、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
【半天腰乌龙茶传说,台湾冻顶乌龙茶文化历史渊源及发展】
民族文化特色茶融情民族特色文化 , 做民族特色产品 。云南玉溪新平县嘎洒镇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嘎洒”是傣语 , 意思是“沙滩上的街子” 。从字面的意思可以看出 , 嘎洒是交通往来、商品交易的小镇 , 它是连接景东、镇沅、楚雄、双柏等五县的通道 。有人比喻嘎洒是一个“山头看自然风光、山腰看历史文化、山脚看花腰傣”的小镇 。花腰傣 , 相传为古滇国王族的后裔 。顾名思义 , “傣”字前面加“花腰” , 一定是因腰部异乎寻常的服饰而得名 。的确 , 这里的傣族姑娘 , 身穿的雍容华贵、多姿多彩以及具有独特的色彩造型和强烈的视觉美感的服饰 , 令人叫绝和倾倒 。她们的服饰 , 由自织自染的青布和色彩缤纷的缨穗、银铃、银泡、银手镯等组成 , 层层叠叠 , 浑然天成 , 达到色、形、态的完美统一 。姑娘们穿在身上 , 华而不俗 , 悠然得体 。其精湛、纤巧、别致 , 足以堪称绝佳的艺术品 , 充分显示着花腰傣高超的编织技艺和审美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