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少司命赏析 屈原九歌少司命原文及翻译

《九歌·少司命》是屈原所作组曲《九歌》中一首 , 是《九歌·大司命》的姊妹篇 , 是楚人祭祀少司命神的乐歌 。少司命是掌管儿童生命之神(实际上就是生育之神)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这首诗和《九歌·大司命》都是一方面用人物自白、倾吐内心的方式展示其精神世界 , 另一方面用对方眼中所见来刻画形象 。由对方的赞颂从旁表现的办法 , 既变换角度 , 又内外结合 , 互相映衬 , 诗中的每一段唱词 , 都是既写“他” , 又写“我” , 采取了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 辞采华丽 , 又韵味深长 。
作品鉴赏
【楚辞少司命赏析 屈原九歌少司命原文及翻译】文意分析
此篇是少司命(充作少司命的灵子)与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对唱 。其末云:“荪独宜兮为民正” , 则末一节为男巫之唱词 。那么 , 第一节(有“荪何以兮愁苦”句)也应为男巫所唱 。由歌词内容看 , 二、三、四节为少司命唱词 , 五、六节也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 。
因为此篇演唱同前一篇是连接的 , 少司命、大司命已在场 , 故再没有下神、迎神的话 , 但此一篇的宾主关系与上一篇相反 。上一篇后半是女巫以少司命口吻所唱 , 故此篇开头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唱出 , 来赞颂少司命 。从情绪的承接来说 , 前篇少司命反覆表现出愁苦的心情 , 故此篇开头大司命说:“夫人自有兮美子 , 荪何以兮愁苦?”

楚辞少司命赏析 屈原九歌少司命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秋兰兮麋芜 , 罗生兮堂下” , 一方面是对少司命这个爱护生命的女神的烘托 , 另一方面也暗示此祭祀为的是求子嗣 。《尔雅翼》云:“兰为国香 , 人服媚之 , 古以为生子之祥 。而蘼芜之根主妇人无子 。故《少司命》引之 。”《政和证类本草》也说芎藭根茎可以入药 , 治“妇女血闭无子” 。所以说 , 这两句不仅更突出了诗的主题 , 也反映了一个古老的风俗
少司命一开始就赞叹的也是兰草 , 同样暗示了生子的喜兆 。“满堂兮美人 , 忽独与余兮目成” , 是说来参加迎神祭祀的妇女很多 , 都希望有好儿好女 , 对她投出乞盼的目光 , 她也回以会意的一瞥 。她愿意满足所有人的良好愿望 。她同这些人既已“目成” , 也就没有愁苦了 。她看了祭堂上人的虔诚和礼敬 , 心领神受 , “入不言”而“出不辞” , 满意而去 。她乘着旋风 , 上面插着云彩的旗帜 。对于她又认识了很多相知 , 感到十分快活;而对于同这些人又将分离 , 感到悲伤 。
这是将人的感情与神相通 , 体现出女神的多情 。下面一节则是女神说自己的服饰和离开祭堂的情形 。“荷衣兮蕙带”同大司命的“云衣兮被被 , 玉佩兮陆离”比起来 , 带有女性的特征 。“夕宿兮帝郊”是说自己离开后将去的地方 。《札记·月令》孔颖达正义引《郑志》 , 简狄被以为禖官嘉祥之后 , “祀之以配帝 , 谓之高禖” 。则由之转化而来的少司命宿于帝郊 , 也是有原因的 。“君谁须兮云之际”是反过来回问大司命的话 。
第五、六节都是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所唱 , 先是回答少司命的问话:“我等待你 , 要陪你到咸池去洗头 , 在阳阿之地晒发 。因为一直等你不来 , 所以在云端恍然而立 , 临风高歌 。”第六节描述了少司命升上天空后的情况 , 描绘出一个保护儿童的光辉形象:她一手笔直地持着长剑 , 一手抱着儿童 。她不仅是送子之神 , 也是保护儿童之神 。“荪独宜兮为民正!”事实上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少司命的崇敬与爱戴 。
艺术赏析
《九歌·少司命》的形式具有紧凑而铿锵的韵律美 。形式是诗歌的载体 , 诗歌让人们最直接地感受到的是它的形式 , 又由于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感很强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 所以它自然具有韵律美 , “青黄杂揉 , 文章烂兮” , 在诗歌艺术衍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韵律 , 屈原以其独创的诗歌结构和格律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