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法家蔡襄编写了茶录一书 宋代四大书法家蔡襄
【北宋书法家蔡襄编写了茶录一书 宋代四大书法家蔡襄】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 字君谟 。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依仁(安)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人 。北宋名臣 , 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天圣八年(1030年) , 蔡襄登进士第 , 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 , 出任福建路转运使 , 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 。治平四年(1067年) , 蔡襄逝世 。累赠少师 , 谥号“忠惠” 。
蔡襄为官正直 , 所到之处皆有政绩 。在福州时 , 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 , 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在建州时 , 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 , 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 。所着《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 , 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着作” 。其诗文清妙 , 书法浑厚端庄 , 淳淡婉美 , 自成一体 , 为“宋四家”之一 。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
人物生平
蔡襄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蔡氏家族世居福建路泉州分军(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依仁(安)里赤湖蕉溪(枫亭驿以西 , 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五星自然村 , 建有蔡襄故居) 。母亲卢氏 , 惠安县名士卢仁之女 。蔡襄晚年辞官回乡 , 在仙游县依仁里专心研究茶学 , 逝世于赤湖蕉溪故居处 。
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卢仁的严格教育 。他十五岁参加乡试 , 十八岁游京师 , 入国子监深造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 , 参加开封乡试 , 获第一名 。
庆历三年(1043年) , 大臣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 , 欧阳修、王素、余靖同为谏官 , 蔡襄作诗称贺 , 受欧阳修等三人举荐 , 被仁宗任命为知谏院 。他遇事从不回避 , 奏疏忠诚恳切 , 大都关系天下利弊、一时缓急 。蔡襄认为国家安危取决于人事 , 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别邪正 。由于有蔡襄这样的人直言敢谏 , 那些权贵心怀畏惧 , 多有收敛 。
庆历四年(1044年) , 调知福州 。庆历六年(1046年)秋 , 改任福建路转运使 。蔡襄在福州时 , 见百姓患病不就医而向巫觋求拜 , 多为蛊毒所害 , 撰《圣惠方后序》 , 刊刻于碑 , 劝病者就医治疗 , 并采取措施 , 取缔巫觋 , “禁绝甚严 , 凡破数百家 , 自后稍息 。”
蔡襄还撰《福州五戒文》 , 以戒除陋俗 。蔡襄倡议官吏 , 发动百姓 , 从福州大义至泉州、漳州七百余里的大道两旁栽植松树 , 荫庇大道 , 故民谣歌颂道:“夹道松 , 夹道松 , 问谁栽之 , 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 , 千古万古摇清风” 。
庆历八年(1048年) , 蔡襄因父亲去世而离职 。
皇祐三年(1051年) , 回朝修《起居注》 , 参预政事 。次年 , 迁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注内诠 。
嘉祐元年(1056年) , 蔡襄再知福州 。在任上劝学兴善 , 传播医治蛊毒的药方 , 教育民众遵法为善 , 改变陋习 , 监督官吏深得民心 。
宋仁宗至和、嘉祐(1054年-1063年)年间 , 蔡襄两次知泉州 , 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祐元年六月 , 第二次自嘉祐二年七月至嘉祐五年秋 。蔡襄在泉州任上 , 首先整顿吏治 。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贪赃枉法 , 蔡襄奏疏弹劾 , 把他革职为民 。后朝廷发现这是冤案 , 蔡襄因而被贬 。
他又修建沿海州县城池 , 加强军事防备 , 教习舟船熟记水势 , 防备海寇 。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 , 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 , 有渡口名万安渡 。“每风潮交作 , 数日不可渡” , “沉舟被溺 , 死者无算” 。并奏请减免漳、泉、兴三州身丁钱一半 , 大大减轻民众负担 。
推荐阅读
- 金国为什么攻打北宋 南宋时期的金国是怎么灭亡的
- 北宋官员俸禄 宋朝俸禄制度
- 北宋太原保卫战 北宋太原之战
- 浙江省什么时候成立的 杨家将的故事是由北宋将领
- 题临安邸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北宋李清照 李清照家破人亡
- 十二气节是由哪位北宋科学家所创制的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发明的十二气历非常接近
-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 清明上河图反映宋代绘画和城市格局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
- 宋朝赵构之后的皇帝是哪一位 北宋第三个第三位皇帝是谁
-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