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时候的名称 湖南省古代被称为什么

小编整理了湖南省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 , 快点来看看吧 。
湖南省 , 省会长沙市 , 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长江的中游 , 因大部分区域是在洞庭湖的南边得名湖南 , 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 。
湖南省的东边是江西省 , 西边是重庆市和贵州省 , 南边是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边是湖北省 , 湖南省的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 ,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 , 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6918.38万人 。

湖南古时候的名称 湖南省古代被称为什么

文章插图
【湖南古时候的名称 湖南省古代被称为什么】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 , 春秋战国时期纳入楚国版图 。秦统一中国后 , 实行郡县制 , 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 。
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 与封国并行 。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国 。王莽新朝曾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 , 桂阳郡改南平郡 , 武陵郡改建平郡 , 零陵郡改九嶷郡 。东汉时恢复原郡名 , 但长沙不再立国而保留长沙郡 。
三国时期 , 湖南地区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所 , 零陵、武陵郡属蜀 , 长沙、桂阳郡属吴 。后零陵、武陵郡归入东吴版图 , 并增置南郡、临贺郡、衡阳郡、湘东郡、天门郡、昭陵郡6郡 。
西晋时 , 湖南分属荆州、广州 。东晋偏安江左 , 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 。南朝宋、齐和梁前期 , 湖南分属湘州、郢州和荆州 。陈朝时湖南分属荆州、沅州、湘州 。
隋朝裁并州、县 ,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郡县二级制 。湖南省境设8郡:长沙郡、武陵郡、沅陵郡、澧阳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 。
唐初改郡为州 , 唐太宗时期设道 , 道下设州(或郡) , 州下为县 。湖南分属山东南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 , 后来又置湖南观察使 , 湖南之名就是从此时开始 。
五代十国时期 , 马殷据有湖南 , 立楚国 , 国都为长沙府 。
宋朝分全国为路 , 路下设州、府、军、监 , 各辖若干县 。湖南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 。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 , 湖南属湖广行省 。
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 , 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 , 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 , 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 。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置湖南布政使司 , 始称湖南省 。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起 , 湖南废除府、厅、州 , 保留道、县两级 , 并改变部分县名 。
1949年8月5日 , 湖南和平解放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 , 全省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 , 共14个地级行政区划;68个县(其中7个自治县)、18个县级市、36个市辖区、共122个县级行政区划 。
省会长沙市 , 其他的地级行政区划是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