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科院内部邮件揭开知网“黑幕”:近千万续订费苦不堪言

4月18日 , 是一个正常的周一工作日 , 可能很多人讨论的主要话题依然是“这一周只有周六1天单休 。”
也是在这一天 , 中国科学院(以下称“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都收到了这样一封邮件 , 《财经·伽玛刀》在邮件中看到了两个核心信息:
1、从2022年起 ,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为全院新增开通万方数据库(下称“万方”) , 加上已为全院订购开通的维普数据库(下称“维普”) , 保障全院中文期刊、中文学位论文的普遍要求;
2、CNKI数据库(也称“中国知网数据库” , 下称“知网”)的全院访问将持续到4月20日 。
这一封邮件 , 还包含了三个附件 , 分别是2022年中文文献资源保障内容和方式(附件一) , 万方、维普和知网数据库内容对比以及万方数据2022新界面平台培训含检索实例 。
在这封邮件之前 , 一则“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就已经在社交媒体流传 。4月18日 , 红星资本局也通过多位中科院内部人士证实 , 中科院暂停了与知网的合作 , 因为费用太高 , “2021年就已经达到千万级别 。”
这家曾被称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门户”的网站 , 做的是知识贩卖的中间生意 , 与各类期刊进行内容合作 , 低价获取内容 , 并打包转手高价卖给中国的科研院所、大学及其他机构 , 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之名 , 做着稳赚不赔的生意 , 年收入过十亿 , 毛利率过50% 。
暴利之下 , 知网与负面新闻也越走越近 。
2019年2月 , 知名演员翟天临因在直播中直言“不知知网为何物” , 让这个中国内容领域的隐形巨人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走入大众视线 。
在过去三年间 , 知网遭遇两次关键败诉 , 让其“知识门户”的形象逐步坍塌 , 成为众矢之的 。
《财经·伽玛刀》梳理发现 , 在中科院之前 , 已经有多家大学曾公开抵制知网 , 但最终又只能接受加价行为与之合作 。抵制和反抗带来的只是加价幅度减小 , 丝毫没有改变被束缚的情况 。
与中科院的争议发生之后 ,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网员工告诉《财经·伽玛刀》 , “没大事 , 顶多(最后)降价销售 。”但他不愿意再陈述更多细节 。
4月19日 , 他告知《财经·伽玛刀》:“今天部门领导刚重申个人不允许接受任何采访 , 违者开除 。”
在他说完这句话不到10分钟 , 知网就在官网首页以置顶形式发布了针对和中科院合作情况的说明 。
知网 , 在中国科研领域为何能够实现如此强的控制力?知网又能否被代替?
论文|中科院内部邮件揭开知网“黑幕”:近千万续订费苦不堪言
文章图片

中科院求变 , 但知网暂时无法代替
很难说中科院新引入万方 , 是面对知网涨价行为的主动求变还是被迫而为之 。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 , 《财经·伽玛刀》没有发现任何有关中科院招标的最新公告 , 也未看到万方中标中科院的公告 , 因而无从了解这一采购更多的信息 。
不过 , 在前述提到的邮件中的三个附件 , 《财经·伽玛刀》从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人士处获得了完整的版本 , 由此可见一些端倪 。
在附件一中 , 详细写明了2022年中文文献资源保障内容和方式增加到了三种 , 新增的即是万方数据库 , 面向全院上百余家研究所开通 。比起此前已经配置的维普和尚在提供服务的知网 , 万方仅支持IP内访问 , 移动访问的配置尚未完成 。
由此可见 , 中科院对于万方的引入不是完全有准备的 , 而是属于比较突然的采购合作 。
附件一的最后提到了知网 。在文件中 , 中科院明确提及 , 知网的开通范围未定 , 因为后续将采用院所组团开通的方式 , 但因为组团尚未完成 , 所以组团通知将另行发出 。在4月20日之前 , 全院仍可正常通过IP内访问和移动访问两种方式访问知网 。在4月20日之后 , 仅参团研究所可支持访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