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有哪些( 二 )


太极拳从实践到理论、从观念到方法都十分注重于气,注重运气、练气、养气 。练太极拳要气沉丹田,呼吸要匀、细、深、长,自然平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此外,太极拳更为注重的是“中气” 。太极拳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其中即蕴含着生命本源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 。将气与心结合,在不断的运动中求静,气遍全身,顺势扬气,至此把人的生理、心理、人生哲学连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寿,生活情趣融合在一起 。
2 贵自然
太极拳是受道家哲学影响较深的一个拳种,它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和行拳的本根,谓之“凡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 。
宏观的太极拳论更为强调拳理与“天道”的一致性 。太极拳先哲陈鑫说:“打拳皆随天机动宕,太极原象皆自吾身流露”,“阖辟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 。太极拳中的虚实、闭合、刚柔等变化,处处包含了阴阳对转,故“习太极拳须悟阴阳要义,使人与天有浑然相通之妙 。
3 求虚静
《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可见太极拳是比较强调动静关系的 。而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庄子说:“抱神以静,必静必清 。”后来的道教内丹学说主张“守静去燥,忘形静寂”,从而达到“神静则心和,心和则神全” 。这些道家的观点无论是从思维方式上还是从养生实践上都注重以静养德,以静养身心 。“虚静”的哲学内涵是“无”,有无相生之“无”;就人生论来说,“虚静”指主体摆脱外在异己力量的羁绊,回归自然的本真,达到心明如镜的安适心境的心理过程 。
太极拳将道家主虚静的理念应用于拳理之中,形成了以养为特色的运动形式 。练拳时首先要入静,做到心静体松,使人的身心处于极宁静、极松脱的状态 。太极拳要“心静用意”,在运动中把精神和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通过这种求静的方法达到虚静的境界 。虚静从人生修为的角度讲则是安静闲适,虚融澹泊,是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 。太极拳以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来使练习者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 。
三、道家思想对太极拳审美的影响中国哲学思想认为自然即为美,美的本质是自然 。这里的自然指的是符合事物的规律,也就是中国哲学中所说的“道” 。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太极拳审美重视“天人合一”的境界 。无论什么动作,作为审美主体的“我”都会将它与自然界中的有关物象相联系,与有关情感相沟通 。“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即物化为我,我化为物,万物与我合一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将人与自然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追求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思想逐渐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太极拳的拳法和拳术理论中,发展并逐步得到完善 。
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小力打大力,从不以拙力取胜的运动风格给人的自然轻松、舒畅愉悦的感觉,这正体现了它的和谐完整之美,从而使太极拳成为真正的充满丰富创造力的审美活动,使之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和谐是蕴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审美理念,它在太极拳中具体表现为动静和、刚柔和、阴阳和、虚实和、形神和,这种协调统一的关系成为“一首优美的旋律” 。以“白鹤亮翅”为例,从动作方法上看,它的虚实、动静、刚柔等因素在统一中对立,而又融为一体,使动作在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动静相间,体现出圆滑连贯自如的动作特征以及动作的和谐之美 。
【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有哪些】太极拳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探索和对自然规律顺应上,更表现在动静、阴阳、刚柔、劲意、虚实的和谐之美上 。在现代西方体育以“力量,速度,追求极限的刺激之美”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太极拳以其返璞归真、独具特色的东方之美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太极拳这种独特的对美的追求,也为太极拳冲出华夏、进入世界的发展增加了宝贵的砝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