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VT、双离合都是如何换挡的?明白这些才知道哪种变速箱好](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6/0F35TZ7-4.jpg)
文章插图
AT变速箱的换挡过程 , 其实就是这些行星齿轮组排列组合的过程 。变速箱电控单元根据车速、发动机负荷等参数 , 计算出变速箱应该挂入的档位 , 然后发出控制信号给变速箱机电单元 , 变速箱机电单元中的电磁阀切断或者接通相应的油路 , 控制相应行星齿轮组上的离合器、制动器的结合与分离 , 就可以组成不同的传动比 , 实现档位的切换 。
比如第一个行星齿轮太阳轮输入动力 , 行星齿轮固定 , 齿圈输出动力到第二个行星齿轮组 , 传动比为8.1:1;第二个行星齿轮行星架为输入 , 齿圈固定 , 太阳轮输出动力到第三个行星齿轮组 , 传动比为1:2.6;第三个行星齿轮齿圈和行星架都固定 , 太阳轮输出动力 , 传动比为1 。这样总的传动比就是
(8.1:1)×(1:2.6)×1=3.1
即这个档位的传动比是3.1:1 。
同样的道理 , 液压控制机构如果改变了行星齿轮的输入与输出齿轮 , 传动比就随之改变 。多个行星齿轮组排列组合 , 就可以组合出很多种不同的传动比 。我们选取其中有意义的部分 , 就组成了多档位的AT变速箱 。有趣的是:现在有些多档位AT变速箱 , 其实并不需要增加机械部分的零部件 , 只要改变控制逻辑 , 就可以增加档位数量 。
![AT、CVT、双离合都是如何换挡的?明白这些才知道哪种变速箱好](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6/0F35T950-5.jpg)
文章插图
在AT变速箱的换挡过程中 , 没有任何机械齿轮的啮合与脱离 , 只有液压控制机构在动作 , 所以档位的切换过程是非常柔和、平顺的 。在档位切换完成后 ,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 , 会在液力变矩器中使用锁止离合器 , 将发动机与变速箱完全锁止 , 二者成一个整体对外输出动力 , 此时的变速箱就是一个刚性齿轮传力机构 。需要切换档位时 , 锁止离合器分离 , 液力变矩器会吸收变速箱与发动机负荷突变引发的冲击与振动 , 降低换挡冲击 , 实现档位平顺切换 。
![AT、CVT、双离合都是如何换挡的?明白这些才知道哪种变速箱好](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6/0F35U350-6.jpg)
文章插图
CVT变速箱的基本结构与AT变速箱类似 , 只是将行星齿轮换挡机构换成了钢带与锥轮 。控制逻辑也类似 , 变速箱电控单元根据车速、发动机负荷等参数 , 计算出变速箱的传动比 , 然后发出控制信号给变速箱机电单元 , 变速箱机电单元中的电磁阀控制相应油路的通断 , 控制主动锥轮与被动锥轮的直径大小 , 就可以改变传动比 , 实现档位的变化 。
在理论上 , CVT变速箱可以有无限多个传动比 , 钢带可以在锥轮上任意位置停留传递动力 。但是在实践中 , 为了降低控制逻辑的复杂度 , 通常是选取几个固定的传动比 , 让钢带在这些位置停留 。比如常见的模拟十速CVT变速箱 , 就是在锥轮上选取十个点 , 再根据车速以及发动机负荷等参数 , 让钢带在这十个点中的某一个位置上停留传递动力 。只不过在钢带改变位置的过程中(比如从1点到2点) , 传动比是连续变化的 , 不会出现突变 。所以CVT变速箱换挡过程是极为平顺的 。
![AT、CVT、双离合都是如何换挡的?明白这些才知道哪种变速箱好](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6/0F35W313-7.jpg)
文章插图
最后再来说说双离合变速箱的档位切换过程 。双离合变速箱在结构上与手动变速箱类似 , 其内部齿轮的啮合过程与手动变速箱基本也是一致的 。只是双离合变速箱把离合器与变速箱组合在一起了 , 同时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变速箱内部齿轮的脱离与啮合 , 都由电控系统来完成 , 不需要人工控制了 。
双离合变速箱可以看做是两个手动变速箱串联组合在一起的 。使用两组离合器 , 分别带动两组齿轮运转 。当一组齿轮传递动力时 , 另一组齿轮已经挂入相应的档位待命了 , 换挡过程事实上只是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 , 所以换挡速度才非常快 。而在换挡过程中为了不中断动力输出 , 会有短暂的两个离合器同时结合的情况 。此时两个离合器都处于半离合打滑状态 , 二者的转速比称为“滑移率” 。
推荐阅读
- 参保、停保 个人网上办理社保业务操作指南
- 天然气、煤气、液化气,到底是啥?该怎么选择?
- 水泵安装以后空开推不上去什么原因?
- 打官司,证据最重要,关于证据种类的最全面讲解,建议收藏
- 25所双非算重本吗?
- 茶叶电商双十,电商巨头进军茶乡
- 大悟县茶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大盘点
- 最古老、最危险的攻击方式!SQL注入
- 一文就能看懂“串口通讯”的概念、3个通讯方式、9大注意事项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度报告:格局、潜力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