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穴位位置标准定位:风门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文章插图
风门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患者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或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
风门穴位于脊柱区,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俯伏或俯卧取穴 。
穴位解剖风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小菱形肌、上后同锯肌、骶棘肌 。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分布着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 。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该神经由臂丛发出,由肩胛提肌前缘,经该肌和菱形肌的深面,沿肩胛骨的内侧缘下降,几达该骨下角,分支支配大、小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针经上述结构后,可深至第二肋间结构,其胸腔相参应器官是胸膜腔及肺,所以要掌握针刺的深度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 。
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 。
风门穴的作用风门穴意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的风气 。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且为风行之状 。
风门穴的功效: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 。风门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宣肺解表,益气固表的作用 。
主治病症风门穴主治伤风咳嗽,头痛发热,胸背彻痛,项强,痈疽发背等 。
风门穴主治胸肺及项背部等疾患:如伤风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气喘、胸背疼痛、呕吐、黄疸、水肿、角弓反张、发背、痈疽等 。
现代又多用风门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胸膜炎、荨麻疹、项背软组织劳损等 。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百日咳;
外科系统疾病:破伤风,背部痈疽,胸膜炎;
其它:感冒,荨麻疹,肩背软组织疾患,遗尿等 。
穴位配伍风门穴配肺俞穴、大椎穴治咳嗽、气喘;
风门穴配合谷穴治伤风咳嗽 。
风门穴配肩井穴、支沟穴,有舒筋通络镇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疼痛,肋间神经痛 。
风门穴配合谷穴、外关穴,有解表清热的作用,主治发热、咳嗽 。
风门穴配曲池穴、血海穴,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 。
刺灸法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
针刺方法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 。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及肩部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
风门穴解析风门风门为经穴名(Fēngmén BL12) 。出《针灸甲乙经》 。亦称风门热府,别名热府 。属足太阳膀胱经 。风门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 。风即风邪,门即门户,此穴居风邪易侵之处,且善治风邪为病,故名风门 。
风门 。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 。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化风上行,故名风门 。
热府 。热,气血物质在本穴受热也 。府,府宅也 。热府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吸热上行 。
理同风门名解 。热府俞名意与热府同 。
背俞 。背,气血物质来自背部各穴也 。俞,输也 。背俞名意指本穴气血来自背部各穴 。理同风门名解 。
手足太阳之会 。本穴物质为背俞各穴传来,性湿热,与小肠经气血同性,故为手足太阳之会 。
附注: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 。
特异性:风门穴是足太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 。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眩头痛,风门主之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伤寒颈项强 。
《针灸大成》:主上气喘气 。
研究进展【风门穴】支气管哮喘 取风门、大杼,用化脓灸法治疗220例,有较好疗效 。
推荐阅读
- 足五里穴
- 关于浴室风水四大死穴 卫浴设施不规则是大忌
- 点按穴位缓解“空调病”不适症状,人人都该学起来
- 常按5个穴位,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 冬季防寒保暖 按摩一个穴位就搞定
- 大椎穴
- 灵墟穴
- 胃脘下俞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胃俞穴_人体穴位查询
- 月经量少的女性可多按摩血海穴 血海穴
- 悬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