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工短缺雨水影响信阳毛尖身价涨高价格吓跑茶客( 二 )


采访人员登录中国天气网查询 , 发现信阳一直到4月6日都有雨 。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 华道权的茶场一芽一叶的信阳毛尖价格为四五百元/斤 。
利润
出厂一斤只赚100多元
其实 , 这些年茶农并不赚钱 。
据刘文新观察 , 这些年茶农收入明显减少 , 原因就是成本在上升 。受访者也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的利润其实并不高 。
一位茶场经营者给采访人员算了笔账:
招一个采茶工得给介绍人几十块钱的“信息费”;采茶工工资按斤计算 , 采一斤有80%芽头的鲜叶60元钱 。正常来说 , 手慢一点的采茶工一天能采一斤多 , 而快一点的能采3斤多 。按4斤鲜叶出一斤干茶来算 , 出一斤干茶就得支付采茶工240元 。
此外 , 雇主还要承担采茶工的吃住用和来回路费 。住一般都好解决 , 但吃这一项每天需要10元 , 来回路费在二三百元 。
而炒茶师傅的工资在1万~2万元/月 。再加上管理费用 , 这些成本能占到价格的70% 。
华道权说 , 辛苦了一整年 , 几百块钱一斤的茶 , 一斤才赚100多元 , 很多人接受不了 。
乱象
有外来毛尖冒充信阳毛尖卖
前几天 , 本报曾报道信阳毛尖“新茶还未上市 , 网上已有销售”的问题 。
在采访人员的采访过程中 , 确实有几位从业者表示 , 信阳毛尖市场上有不少“李鬼” 。
一位信阳本地的茶农告诉采访人员 ,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礼尚往来的用处较多 , 价格比较贵 。因此在春茶上市季节 , 会有外地毛尖混入 。
其中一位经营规模较大的茶农介绍 , 外地毛尖能占到信阳春茶市场的60% , 有些零售店80%的毛尖都是外地茶 。
如果是单纯的外地茶 , 从口感上也能有所区分 , 就是信阳毛尖春茶回味甘甜 , 苦涩味比较淡 , 外地茶苦涩味比较重 。
但是 , 市场上有不良商家就像勾兑白酒一样去勾兑信阳毛尖 , 一般是“七三分” , 也就是说信阳毛尖占七成 , 外地毛尖占三成 , “一般不是特别内行的人分辨不出来” 。
上述受访茶农认为 , 这个问题不解决 , 信阳毛尖的价格会一直上不去 。
看这里
真正的信阳毛尖是这样的
如何买到货真价实的信阳毛尖?
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分辨能力比较弱 , 刘文新建议 , 消费者最好到大一点的、有品牌的、信誉好的茶庄去购买 。
他说 , 真正的信阳毛尖 , 香气清香、颜色翠绿 , 喝起来回甘很甜 , 滋味在喉咙里持久 。一般假冒的鲜爽味不够 , 不够回甘 , 香气不是很持久 。
一位信阳的农艺师告诉采访人员 , 一般早春的信阳毛尖由于茶多酚含量适中 , 氨基酸含量比较高 , 所以“香高、味浓、耐泡” 。到了夏秋季节 , 由于光照比较强 , 茶多酚含量提高 , 就显得比较苦涩 。
品质主要有五大方面:外形、汤色、香气、汁味和液底 。
外形 , 包括形状、色泽和白毫 。挑选外形细的比较好;色泽来说 , 早期的色泽比较光润 , 通俗地说上面像有油一样;早期的白毫会比较多 , 后期的相对比较少 。
早期的信阳毛尖因为叶绿素含量比较低 , 所以就是嫩绿色 , 通俗说就是带点嫩黄 。后期随着叶绿素含量提高 , 叶子会逐渐变绿 。到了夏秋季节 , 一些紫色的芽叶色泽会更差 。
汤色 , 早期的是嫩绿、明亮 , 到了中期汤色会变绿 , 到了后期会发青 。
香气 , 早期是清香 , 一些高档的可能还会有花香 。
汁味 , 早期的高档的信阳毛尖汁味比较鲜爽 , 到了后期会逐渐变浓 , 最后的话会变得苦涩 。信阳毛尖跟南方早期的茶相比是浓而不苦 。
液底 , 就是冲泡之后的茶叶 , 高档的是芽叶比较多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