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茶业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雅安市坐落在神奇的北纬30°线上,是四川盆地通往青藏高原的咽喉,是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 。“蒙顶山茶文化”、“汉代文化”、“三雅文化”(雅鱼、雅雨、雅女)、“熊猫文化”、“红军文化”等传统文化享誉国内外 。
雅安蒙顶山茶文化底蕴深厚,坐落在名山县和雨城区之间的蒙顶山,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方 。其贡茶历史悠久,从唐至清延续一千多年 。绵延千里的茶马古道穿越全境,悲壮沧桑的背夫文化,连接汉藏民族源远流长的兄弟情谊 。名山县新店镇有我国唯一仅存的“茶马司”遗址 。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发表的《蒙顶山宣言》,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 。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等名言佳句脍炙人口 。这些文化积淀,为打造“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区域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雅安市先后荣获“中国藏茶之乡”、“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称号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茶叶学会年会上,名山县又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南路边茶(藏茶)传统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蒙顶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2年,雅安茶园总面积达到67.96万亩,茶业发展突飞猛进,一个个称号与论证,更增加了无穷的内涵 。
相关负责人表示,雅安一直把生态茶产业作为重点来抓,通过“万亩亿元”示范区和标准园建设的示范带动,提高了全市特色产业基地标准化水平,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基地产出明显增加,农民增收显著 。茶园机采面积10万亩,茶园机剪机修面积33万亩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设了安全高效茶园20万亩,推广茶园绿色防控20万亩 。多年来,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培育和打造,茶叶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
齐心协力 加快基地建设
西晋诗人孙楚:“姜桂茶荈出巴蜀”;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始,蜀茶得名蒙顶也 。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 。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 。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清人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等学术观点,成为业界共识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等名言佳句脍炙人口;这些文化积淀,为打造“蒙顶山茶”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
雅安具有独特的生态优势,多雨、多雾的湿润气候,特别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传统的著名茶叶产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到雅安进行实地考察后,在《茶业通史》中记载:“蒙山植茶为我国最早栽茶的文字记要”;“关于四川茶树栽培历史,《四川通志》说:"名山之西十五里有蒙山……"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甘露祖师姓吴名理真,手植茶树7株于山顶,树高1尺上下,不枯不长,称曰"仙茶" 。因其品质优异,自唐朝即列为贡茶,建立御茶园,遗址至今尚存 。”这是关于茶树人工栽培时间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雅安市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名列四川省前茅 。特别在茶树良种选育、茶苗推广、基地建设、加工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
近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雅安茶产业的发展,全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67.96万亩,其中投产茶园近50万亩,全部茶园达到无公害标准,其中有机茶1万余亩 。今年1至9月,已实现茶叶鲜叶收入20.25亿元,加工产量6.99万吨,加工产值25亿多元,涉茶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四川省第一位 。其中有3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7个产品获得有机茶认证 。
通过加强基地建设,整合茶叶资源,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等措施,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展、参会,学习交流,企业队伍的发展壮大,促进了雅安茶产业的发展 。该市现有茶叶加工企业500余家,其中初制加工厂410余家;获得QS认证的龙头企业85家,年加工能力8至9万吨 。茶叶企业中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 。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名山、雨城茶园为主要基地,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并且形成了以名优绿茶、雅安藏茶两大类产品为主,种类齐全(各类名茶)、加工精细、不同生产规模和不同销售范围的茶叶加工产业格局 。企业加工设备、加工技术、加工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