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市茶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贵阳市地处黔中腹地,是两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和分水岭,国家森林城市 。城市周边是茶叶种植最适区域;贵阳市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发现久安古茶树树龄超过千年,清代花溪赵司贡茶、开阳南贡茶等就名扬天下,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这些历史名茶带动了贵阳市早期茶产业的发展 。建国以后,贵阳市茶产业发展较快,如今,贵阳市茶产业建设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每年定期举办的“黔茶飘香·健康品茗”的系列活动更彰显了贵阳市作为全省茶叶流通的重要平台 。
茶旅结合 打造精品生态茶园
贵阳市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历史名茶带动了贵阳市早期茶产业的发展 。如今,贵阳市茶产业建设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近日,采访人员来到贵阳市农委,就近年来贵阳市茶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
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龚静告诉采访人员,2007年以前,全市有茶园面积约5万亩,品种以福鼎大白、本地绿茶为主 。其中:投产茶园面积为3.3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000余亩 。
2007年以来,在省市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贵阳市加快茶产业建设,主要品种除以福鼎大白、龙井43为主外,还引进栽培安吉白茶、乌牛早等新品种 。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近1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6.7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5万亩 。建成集中连片的万亩茶园乡镇2个,5000亩以上的茶叶乡镇7个 。
龚静说,在茶园建设中以茶旅相结合,打造精品生态茶园,贵阳市将规划建设50万亩特色精品生态茶园 。突出打造精品生态茶园 6个,其中,贵州青蓝紫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打造的精品生态茶园“5000亩世外硒茶园——云山茶海”已被列为开阳县“十里画廊”的重要景点之一,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示范点 。
产量、产值增长明显品牌发展迅速
“近年来,贵阳市茶产业的产量和产值增长显著,品牌发展也迅速 。”龚静认为贵阳市茶产业的发展是可以用事实说话的,在短短的五年内,茶产值从2000万元上升到亿元,这些数字,见证了贵阳市茶产业的发展 。
据了解,2007年以前,贵阳市茶叶加工落后,茶叶产量低,平均亩产不足30公斤,年总产量仅为1000吨左右,年产值2000万元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投产茶园面积逐年增大,到2011年底,贵阳市茶叶平均亩产接近50公斤,产量达到2500吨,产值上亿元 。
“产值上来了,茶农们富裕了,他们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了”龚静说茶产业的发展就是要让更多的茶农走上致富路 。
茶产量和产值上来了,品牌的树立也必不可少 。在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贵阳市十分重视茶产品质量安全,注重无公害生产,提高茶叶产品质量,积极打造有机茶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茶饮品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全市有机茶园认证由2007年的300亩发展到2011年的3600亩,获得有机认证公司由1家发展到贵州青蓝紫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清镇红枫山韵茶场有限公司、贵阳金阳高寨茶场、贵州省红枫湖畜禽水产公司、贵州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茶叶企业;无公害茶园认定由0发展到15家企业的2万余亩 。
龚静告诉采访人员,贵阳市的茶叶品牌从仅有“羊艾毛峰”品牌,到如今的“共宇”雀舌(毛峰)、绿宝石、南方采仙翠芽、清和翠芽、百花碧芽、百花湖白茶等名优绿茶产品 。
据了解,“共宇”毛峰、绿宝石、清和翠芽、百花碧芽、百花湖白茶等茶叶产品多次在国内及省内茶事活动中获奖,极大地提升了贵阳市茶叶品牌的知名度 。
弘扬茶文化 推动茶产业发展
近年来,贵阳市研究茶的历史沿革、分析茶文化发展现状,探讨茶文化发展趋势,通过努力,使茶产业成为我市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成为全省绿茶产业示范窗口,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
2007年以后,贵阳市还形成了各类茶庄、茶楼200余家,引导消费者饮茶、爱茶、倡导“茶为国饮、品茗健康”的理念,向消费者推荐全省各地的茶产品 。分别在2011年7月和2012年7月,连续两届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为主题的“2011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和“2012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在贵阳市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茶商及专业买家参加,彰显了贵阳市作为全省茶叶流通的重要平台 。
【贵州贵阳市茶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两届茶博会的举办,的确为‘黔茶出山’发挥了巨大作用 。”龚静说贵阳市将弘扬中华茶文化、推动贵阳市茶产业发展为目标,让贵阳的茶真正的飘香全国乃至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