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访茶,田美 茶美 人更美

秋天这个金色的季节来到福建泉州铁观音的故乡安溪 , 大街小巷飘着浓郁的茶香 , 妇女们坐在街边茶店里 , 拥着箩筐 , 手不停簸拣茶叶梗 , 手指飞舞间 , 一颗颗饱满青绿的茶粒蹦跳了出来 。走上前 , 她们就会热情招呼 , “过来喝杯新茶呵!”浓浓的茶香热闹地包裹着 , 好客、热情、纯朴、信任 , 写满了当地人脸上 , 你不由得心生亲切 。或许某个小店门口戴着老花镜熟练挑拣茶叶的老奶奶会特别引起你的注意 , 但前去一打听 , 她却是个异乡人 , 这安溪的茶叶 , 已然浸泡到世界各个角落去了 。
盛况、品茶、赏乐
福建省每年都会在安溪举办茶博会 , 今年的茶博会更是盛况空前 , 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晚报的70多位媒体同行深入安溪茶乡 , 领略铁观音和茶产业的独特魅力 , 从而拉开了全国晚报总编(采访人员)“走转改”赴安溪茶乡采访活动的序幕 。
据介绍 , 本届茶博会共设756个展位 , 涵盖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 , 许多龙头企业 , 如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业、华虹茶业、洪恩岩生态茶园、三和茶业、魏荫茶业、安溪茶叶生物科技公司等 , 都在博览会上进行茶业全产业链集中展示 , 涵盖各类名茶、保健茶、茶饮料、茶食品、茶包装、茶机械、茶器具、传统制茶工艺、生产加工新技术、茶文化创意、茶休闲旅游、茶叶检测等 , 还有海峡两岸的茶文化交流 , 台湾美食节也吸引许多泉州居民和游客参加 。
在安溪铁观音集团的茶庄里 , 石头房子里的茶叶制作工艺 , 谋杀了不少摄像头 。除了茶叶泡在水里的美味享受 , 大家还欣赏到中国现存最古老乐种之源自唐朝的南音 , 她清丽柔曼、缠绵深沉 , 乐声掠过 , 颇有些穿越的感觉 , 似身处唐代古都 , 人顿时优雅起来 。茶与乐 , 时空交错中 , 无比绝配 。
田美、茶美、人更美
安溪的茶田和茶市已逐渐深入人心 。每当春秋茶上市的时候 , 茶田和茶市都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 。安溪的茶山连绵不断 , 茶山上遍布梯田式的茶田 , 每一处茶田都是一幅画 , 山间散落的福建古民居式的石头宅子 , 让人错觉来到了桃花源 。
正是采茶季节 , 茶女、茶娘们已三两成群上山来到茶田 , 她们舞动着手中的剪刀 , 采出细嫩的茶叶尖芽 , 她们从年少时开始以此谋生 , 与一荏荏茶苗一起生长 , 迎来了收获 。
一位叫美莲的茶妇 , 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茶田间辛苦劳作 , 靠着茶田 , 她培养了三个孩子上大学 , 其中一位甚至上了哈工大 。大家问 , 以后孩子工作了 , 是不是就不需要在这里种茶了?美莲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表达“不 , 还要继续 。”茶 , 已俨然成了她们生命的一部分 , 生生不息 。它不单是生存的工具 , 而是生命的依据了 。
茶都 , 凌晨4时就有了繁忙的景象:茶农开始出来贩茶 , 上千个档位 , 几千个茶农 , 数千袋茶叶 , 从上望下去 , 人头攒动 , 人声鼎沸 。茶农面前是一麻袋一麻袋的茶叶 , 他们很满足地立在摊位前等着茶商 。茶叶都刚刚从家里制作完出来的 , 散发着好闻的新鲜气味 。
剑斗村的林志气今年才20岁 , 他昨晚是熬夜制作茶叶 , 想趁着秋茶上市 , 出来做点好生意 。在这个繁忙的茶季节 , 林志气和他的家里人 , 每年都要制作200-300担茶 , 连续劳作一个月左右 。苦吗?不!有生意 , 才能尝到甜的满足 。一夜未眠的林志气精神抖擞着呢 。
合作、品牌、致富
举源村在大宝山海拔400多米高的地方 , 举目望去都是茶田 , 每家每户的茶田就分布在这山上山下 , 村民们都种茶制茶 。举源村有158户农户组成了举源茶叶合作社 , 这些农户的茶田多在海拔750-850米的山上 , 采出来的茶叶经过精工细作多是上品 。合作社的负责人陈传溪表示 , 举源村有山地面积5900亩 , 茶园面积1800亩 , 去年产值有6000多万元 , 但因山路崎岖 , 花费不少 , 净利润只有600多万元 , 他们希望借茶山和茶叶打出品牌 , 让外边更多的人知道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 也渴望这里成为旅游胜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