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手制十七缘茶 现供不应求局面

17名高职生,大多都是靠学校免去全额学费才得以走进大学课堂,但他们却在进校不足1年的时候开始了一次几乎零成本的创业——他们亲手制作的“十七缘茶”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
一 “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我们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17人中的第一个倡议者潘金良这样看待他们的这一次创业 。
17名大学生都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茶学院的学生,是这所去年才首次招生的职业学院的第一批学生 。茶学院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与贵州省一家龙头茶企业合作开办的 。
学院的39名学生,包括潘金良在内,大部分都来自贵州的贫困山区,甚至有些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不超过300元 。第一个学期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 。课余时间,潘金良一度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拿着学校发给每个学生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兴奋不已,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
不久之后,潘金良开始反思:“现在是可以舒舒服服地玩3年,什么都不用管,但是3年以后,我们就要走进人才市场,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
离学校不远处就是茶山 。只要有空,潘金良就会去找茶场的吴场长聊天 。清明节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潘金良又来到茶园边上,他想起学过的《茶树栽培学》上有很多知识点,比如说不同的光对茶树有不同的影响,不知道在实践中是怎么样的?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从吴场长这里包下一片茶园,我们自己来管理和营销,这样也可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
有了这个想法后,潘金良并没有马上告诉同学,而是先找吴场长商量 。吴场长也很爽快,答应划出4亩左右的茶园给学生们管理,不收取管理费,只在他们有了收益后提成 。
这个经营了10多年茶园的中年汉子如今也成了学生们在校园外的老师,用自己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给学生们一些技术指导 。他说:“不管做生意还是别的,要有一定的责任心 。作为普通农户,没有能力打造品牌 。我常跟他们说,别看你们现在一文不值,也有可能将来会出现茶叶界的泰斗,即便没有达到预期,也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会学到很多东西 。”
二 和吴场长谈妥后,潘金良召集同学们商量此事 。他并不想单打独斗:“一是茶园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另外,我觉得大家一起做,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
一开始,很多同学并不接受,觉得收益不大,还有同学担心:“茶园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管理得很好,要日积月累才能发展成优质茶园,可是我们在校时间也就两三年,到时候岂不是留给别人了?”
当潘金良说可能需要每个人分期投入几百元时,更是招致了很多人的反对 。几百元对很多城市的孩子来说,也许只是去下次馆子或唱一次卡拉OK,但对这所学校里很多生活费都成问题的同学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
潘金良并不气馁 。针对大家的疑问一一地做思想工作 。他告诉大家,来管理和经营这个小小的茶园,首先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变成实践,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就算我们每个参与的人最终每人分了一万元,这一万元又对你的未来能有多大的作用呢?无非是手里多有点钱花而已,茶园管好了,也许最后又交到了别人手上,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我们通过这个过程学到知识,能力提高了,才是一笔最大的财富 。”
【高职生手制十七缘茶 现供不应求局面】“因为我们同学大多家境都很差,大家很担心,这可以理解 。但是因为几百元钱而放弃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就太可惜了 。”同样来自贫寒农家的潘金良说,“我一直对他们说,我对毕业以后很迷茫 。但是如果掌握了一技之长,最不济你去包一片茶园,也可以养活自己 。”
最后,16名同学被说服了,他们和潘金良一起组成了这个以实践为主要目的的创业小组,每人凑了100元启动资金,副校长杨绍先教授为他们取名“十七茗园” 。
17名同学隔三差五地会去茶园工作 。6月的每个周末,他们都在茶园里浅耕和修剪,一干就是两天 。尽管他们大部分都是农村孩子,但手仍不可避免地被磨破了 。日头很毒,天气炎热,一些男同学脱了上衣,光着膀子干活 。
潘金良看到这一幕,觉得又好笑又感动:“我们中间有几个同学家是城镇的,虽然家境说不上富裕,但也还过得去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让他们去干这样的活儿,就是每天给他们两三百块钱,我想他们也不会干的 。但是他们都坚持下来了 。”
三 短短几个月时间,17名大学生已经亲历了茶叶生产和制作、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