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喝茶 成本攀升 茶界再掀涨价潮( 二 )


不过 ,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 , 无论是茶农还是茶商 , 都并未从涨价中明显获益 , 部分茶农和茶商甚至因为不堪亏损而黯然退出 。
日春股份公司市场高级经理韩峰维对时代周报说 , 鉴于成本增加 , 茶叶涨价已成必然 , 这是产业链的事情 。但消费者对价格是非常敏感的 , 一动就能感觉到 , 如果涨幅不符合市场规律 , 企业就有可能遭到报复甚至被淘汰 。
由于大企业自身实力强 , 品牌茶产品附加值高 , 往往能将上涨的部分消化掉 , 也就是少赚一点 , 而不是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但小公司或个体茶商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 尤其是在中低端茶市场 , 价格受成本影响比较大 , 但涨价又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客户 。
“一涨就卖不动了 , 现在经济不景气 , 老百姓的购买力上不去 。”福建泉州的茶商刘杨说 , 当地的茶叶种植面积近年来不断扩大 , 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 。
据刘杨介绍 , 近年来随着成本增加 , 当地相继有一些茶农因为入不敷出而放弃种茶或制茶 , 茶叶店因亏损而倒闭的更不在少数 。此外 , 茶商更是呈现出两极化的现象 , “茶质平平的 , 要么大量积压 , 要么亏得厉害;少部分品牌茶 , 由于有固定的客户群 , 销路顺畅 。尤其是今年高端铁观音春茶因受灾减产 , 变得更加紧俏 。”
“真正的利润都被中间商和流通领域拿走了 。”一位福建茶商这样抱怨 。
出口转内销
今年4月 , 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一份2012年中国茶叶农药调查报告 , 将中国茶抛上风口浪尖 。虽然报告提出的茶叶农残标准遭到业界质疑和反驳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多年来 , 中国茶叶因为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屡受非议:农药使用现象混乱 , 市场准入门槛低 , 企业之间恶性竞争 , 市场价格无序 , 海外口碑差 , 缺乏品牌影响力 。
而本轮欧美市场红茶价格上涨 , 中国出口茶企并没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相反 , 一些茶企纷纷转为内销—本土市场的丰厚利润回报 , 远比他们在国外的惨淡经营要强 。
“我们没感觉到涨价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下称“正山茶业”)企划部经理康丽云告诉时代周报 。
作为一家出口型茶企 , 正山茶业过去一直向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输送红茶始祖正山小种中的“烟小种” , 不过近年来 , 在保证每年200吨出口份额的同时 , 这家公司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国内市场 。
“在国外 , 像我们这样的中国茶企没有品牌 , 只是原料供应商 , 利润微薄 , 受大环境的影响很大 。”康丽云说 。
值得一提的是 , 中国茶叶的出口价往往被进口国压得很低 。“他们只要原料 。”康丽云说 , 但原料经过简单拼配或分拣包装后就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 , 像正山小种这样的红茶 , 在国外甚至可以称为奢侈消费品 。
在康丽云看来 , 这并不单纯是外国人在刻意打压中国茶叶 。事实上 , 农残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茶叶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 进口国设置的诸多高标准检测要求 , 往往令中国茶企望而却步甚至铩羽而归 。
“他们本身不是产茶国 , 便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 这就是原料生产国必须面临的一个苛刻对待 。”康丽云说 , “当初 , 我们也是做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多项有机论证 , 才得以出口的 。”
除了苛刻的农残标准 , 中国茶企还要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世界主要红茶产国 , 在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而中国的云南、安徽等红茶主产区 , 一直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前者的价格优势 , 远非后者可比 。
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原料供应商 , 利润极低 , 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正山茶业决定转战国内 , “在国内我们可以做品牌 , 对于开发中国的红茶市场乃至整个行业都是一件好事 。”康丽云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