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是安溪县最大的民生产业 。如何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茶产业整体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安溪县把目光锁定在发展现代茶业建设上,通过生态茶园建设、组织化经营、产业链延伸等,促进茶业增效、茶农增收 。目前,该县茶园面积有60万亩,年产茶叶6.5万吨,涉茶行业总产值92亿元,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
生态茶园模式全省推广
日前,采访人员来到安溪感德镇的一处生态茶园内,见到这里林中有茶、茶边有林,宛如步入一片树林 。茶园四周还有水源,修筑了“竹节沟”,施用绿肥、有机混合肥,茶田套种桂花、黄花菜,层层梯壁青草层层绿 。
“采用立体茶园种植出来的茶叶质量更好,茶叶价格平均提高20元至30元,茶园生产成本明显降低,节省化肥成本30%,降低用药成本40% 。”茶农刘碧阳给采访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 。
如今,这样的立体复式生态茶园模式正在安溪60万亩茶园中普及,安溪现已建成生态茶园近25万亩 。通过实施“茶—林—绿肥”立体复合栽培、种植或保护梯壁绿草、合理配置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形成“头戴帽、腰围裙、脚穿鞋”,实现茶叶种植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
去年3月,安溪县与省农科院联合研发的“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启动实施,农资经营与使用统一纳入管理,农民采购农药、化肥需凭卡购买,平台还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从而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
茶叶质量安全管控靠科技来助推 。如今安溪的生态茶园建设,还引入太阳能灭虫器、斜纹夜蛾诱捕器、“以螨治螨”绿色植保等先进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不但减少茶树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还大大提高茶叶品质 。
专业合作社异军突起
晒青场、萎凋车间、做青车间、杀青间、整形车间、烘焙间、仓库、审评室……各初制工序合理布局,毗邻衔接,操作方便 。今年,感德镇两固专业合作社盖起了一座新楼,配套建设茶叶加工标准化厂房,合作社的成员可以统一到这里来制茶 。
“合作社的会员可以享受到购买农资由合作社垫资购买;合作社统一派出师傅指导如何用药、如何施肥等茶园管理;在茶叶制作季节,茶叶统一到这边的加工厂进行生产加工,由专业的制茶师傅指导怎么做茶;最后,我再把他们做的茶叶收购起来,以合作社的品牌统一销售 。”合作社负责人陈两固告诉采访人员 。
统一用药、统一施肥、统一制作、统一销售,茶农还可以拿茶园入股 。“农户以茶园入股,常年在合作社劳作,普通工人有2万元收入,技术工人可达3万元以上;从账面上每股分红10万元以上 。如此一来,加入合作社的茶农年收入平均能达10万元以上,比同村没加入合作社的茶农收入多出3倍以上 。”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传溪介绍说 。
“今年春茶供不应求,茶叶刚制作出来,就有很多茶商在等着分茶了 。去年有买过合作社茶叶的茶商,今年都提前预订了茶叶 。前年,合作社改造的20亩老茶园,今年春茶期间,毛茶每斤卖到300元,最高卖到1500元 。”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从中受益,该社负责人王辉荣喜形于色 。
目前,安溪已组建茶叶合作社597家,总产值15亿元以上,全县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联作小组+农户”的组织化经营形式,基本实现规模经营、质量管控的茶园达到40万亩 。
完善产业链做大茶产业
与全国一样,安溪茶产业发展已进入创新提升、转型跨越的关键时刻 。
“要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安溪县委书记朱团能表示,面对越来越高质量的安全要求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安溪茶产业既要把质量安全监管、生态茶园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做好;又要把二产的茶叶加工做深做透,把三产的茶文化发展起来,培育发展茶机械、茶包装、茶用品、茶食品、茶文化、茶旅游等涉茶行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规模体量 。
2009年以来,安溪县积极鼓励众多品牌茶企,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的生产经营模式,建起集茶叶生产、茶文化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铁观音茶叶庄园 。华祥苑、中闽魏氏、八马、凤山等10多家茶庄园,或已投入运营,或在抓紧建设中 。20多个铁观音茶庄园和茶文化展览馆,就像一本本耐人品读的茶书,为茶乡原生态体验旅游再添新亮点 。
农业部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福建省在建重点建设项目中国茶博汇,于今年3月31日举行招商仪式 。该项目总占地1600亩,总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定位于“现代化全国茶业商品集散地”,将打造成中国茶都升级版、全国最大的茶业市场 。
推荐阅读
- 南郑现代农业园区开建 年产7千余万株优质茶苗
- 茶界泰斗张天福谈梅州茶叶产业化发展
- 台商蔡登山,让茶树喝豆浆 使安溪茶香飘万里
- 绿色铸就丽江经济繁荣和茶文化发展
- 安溪茶叶茶配套百城万店行随行日志
- 全国诚信示范市场花落安溪 成就中国茶市诚信标杆
- 安溪茶展,探索商业化模式 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 成都大西南茶城成立城市商业合作社 助力茶商发展
- 金秀县,壮大茶叶特色产业 野生茶可持续发展
- 银星村,规模化优质化发展茶业成就农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