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句俗话,道出了茶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在苏州,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地产的碧螺春绿茶不仅是苏州的一张名片,更是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历史上,苏州曾茶馆林立,“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道出了老苏州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老茶馆已难觅影踪,新式茶会所却如雨后春笋般越开越多,仅市区就超过150家 。时光荏苒,“茶颜”悄然换色,绿茶一统江湖的局面不再,红茶等发酵茶大行其道,会喝茶的人多了,学茶艺的人多了,茶的品种多了……细心的茶客们发现,一股“新茶风”正悄然向我们袭来 。
“茶颜”换色:绿茶式微,红茶崛起?
“过去苏州人是不喝红茶的,喝的最多的就是碧螺春和龙井,还有安徽的毛峰”,谈起老茶客的喜好,今年70多岁的韩鹤峰仍记忆犹新 。正如韩鹤峰所说的那样,绿茶历史上曾一直是苏州人茶杯中的主角 。但现在,绿茶的“一号”位置已经改变,原本位居“二线”甚至“三线”的金俊眉等红茶开始登台亮相,成为茶客们杯中的“主角” 。
【苏州茶市袭来新茶风,茶颜换色 茶馆变脸】“虽然苏州人爱喝绿茶,但喝红茶的人越来越多,这几年卖得最好的也是红茶”,在苏州最大茶叶批发市场之一美地茶城内,从事茶叶生意十多年的任斌告诉采访人员 。在走访市区多家茶会所后采访人员发现,如今红茶等发酵类茶叶已经成为苏州茶客最爱喝的茶种之一,销量正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消费群体多集中在30到50岁之间消费水平较高的人士 。
“红茶流行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是原因还是迎合了现代人注重健康养生的需求”,国家高级评茶师顾慧说:“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具有提神消疲、生津清热、消炎杀菌、解毒利尿、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 。虽然红茶与绿茶的功效大致相当,但是研究发现红茶的抗氧化剂比绿茶复杂得多,尤其是对心脏更是有益 。红茶受欢迎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红茶刺激性小,不仅养胃护胃,而且还有减肥解腻等作用,正好针对现代人饮食不规律、过度肥胖等特点 。”
绿茶虽然清香宜人,但采摘期太短,客观上限制了绿茶的消费 。顾慧说,以苏州的明前碧螺春为例,通常每年只有两个星期的采摘期,今年气温偏低,采摘期只有一个星期,其产量可想而知 。由于产量少,导致价格偏高,每斤可以达到5000元,将很多消费者挡在了门外 。明后的炒青虽然也不错,但由于价格偏低,卖不出好价钱,很少有茶农愿意做 。加上近年来不少茶商为了赚钱,将外地的碧螺春运到苏州销售,有的为了卖出好价钱,甚至在碧螺春茶叶内掺入柳絮以次充好,使得绿茶的信誉度大大下降 。另外在茶叶的保存上,绿茶需要放冰箱,保存要求较高,但红茶属于发酵茶,通常不需要放冰箱保存,喝起来更加方便 。当然红茶的流行也不排除人为跟风的因素,有些人原本只喝绿茶,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喝红茶,也逐渐变成爱喝红茶了 。
由于喝红茶的人越来越多,传统的绿茶纷纷换色 。地产的碧螺春绿茶被加工成了碧螺红茶;杭州的龙井也被加工成了龙井红茶 。这些地产红茶推向市场后,由于更适合苏州人的口感,也更符合苏州人的消费心理,因此深受茶客们青睐 。
茶馆“变脸”:老茶馆难得一见,茶会所扎堆大街
在老苏州韩鹤峰的记忆中,过去苏州城里茶馆林立,相当热闹 。韩鹤峰说,苏州人素有吃早茶的习惯,俗称“皮包水”,因此苏州的茶馆特别多,观前街上有“品芳居”、“三万昌”、“吴苑”、“九安”;临顿路上有“四海楼”、“同雨村”、“九如”、“金阁”;中市里有“得仙楼”、“春和楼”、“大观楼”、“大中南”; 城外有“皇宫”、“龙园”、“雅乐”等,规模大小不一的茶馆可谓星罗棋布 。老茶馆除了可供喝茶休息外,在当时还是交流信息的场所,因此客源来自各行各业,有居民、老板、小业主甚至近邻的农民 。大家在这里互通商业讯息,成交买卖,甚至解决纠纷、攀亲说媒等,无奇不有,成为当时老百姓休闲的最佳场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老茶馆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仅存的老茶馆也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甚至连几年前颇为热闹的自助餐式茶馆,生意也大不如前 。
为了了解老茶馆的经营状况,采访人员来到观前街采芝斋茶楼一探究竟 。在悠闲的评弹声中,沿着木质楼梯来到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仍然保持着老苏州格局的老茶馆 。这里喝茶不贵,还可以花几十元点一首评弹,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评弹演员的节目,很有老苏州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正好是工作日的原因,此时茶馆内只有几位喝茶的客人,生意显得有些冷清 。
推荐阅读
- 全国诚信示范市场花落安溪 成就中国茶市诚信标杆
- 郑州茶市,茶叶销量下降茶价反涨 淡季卖茶难淡定
- 深圳,多重因素致茶市炎夏遇冷
- 关剑,规范茶市 振兴茶文化 为茶业找出路
- 广州茶市,气温升茶市淡 茶商各显神通
- 存茶换融资 增加流动性 破解茶市两难困局
- 武汉,茶市慵懒是表象 盛夏花草茶走俏
- 中茶协评济南茶批市场第茶市实至名归
- 武夷茶市变迁之历史原因追溯
- 广东茶市,外来茶反客为主 粤茶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