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我国黄茶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 二 )


颠峰期:清朝是我国黄茶的颠峰时期 , 原来的黄茶制作技术得以广为传播 , 很多地方的独自发展的黄茶技术也开始成熟 , 也有很多地方自己独创了黄茶 , 风格独特 , 韵味不同与绿茶 , 但外形色泽上茶农和老百姓并不把它们和绿茶明确区分 , 只有霍山黄芽 , 蒙顶黄芽和霍山黄大茶三种带有“黄”字 , 多少有人知道一点 , 其他黄茶其实很多都当绿茶饮用 , 并不与绿茶明确区分 。清朝 , 很多黄茶纷纷出现 , 如:温州黄汤 , 贵州海马宫茶 , 广东大叶青 , 莫干黄芽 。另外有成名较早的黄茶开始入贡 , 如:君山银针 , 远安鹿苑 。
衰落期:民国至现在 , 从民国近现代专业茶叶制造研究体系建立 , 很多茶人将黄茶作为六大茶类一个类别区别出来 , 主要是依据的工艺是较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艺 , 外观上主要概括为两黄:黄叶 , 黄汤 。但并没有在韵味上加以概括 。发酵工艺上定位为微发酵工艺 。这一概括可以说是科学严谨的 。但民国战乱频繁 , 加上为了用红茶绿茶出口挣外汇 , 很多黄茶竟然失传了 , 至解放后 , 很多茶区绿改红 , 计划经济时代 , 又有很多黄茶因为产量减少 , 技术也开始遗失 。至70年代后 , 传统黄茶除君山银针和沩山白毛尖还有霍山黄大茶 , 别的黄茶基本停产或遗失 。连大名鼎鼎的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都技术遗失的非常严重 , 50年代初 , 蒙山地区还以蒙顶黄芽为主 , 后来都改为甘露为主 。到现在能炉火纯青的掌握蒙顶黄芽制作技术的师傅已经屈指可数了 。而霍山黄芽剩下的只有技术梗概 , 至72年才有人重新恢复 , 现在也是与蒙顶黄芽一个状态 。而当年大师们制定的分类标准本来应该是帮助黄茶发展的利器 , 如今却成为黄茶发展的桎梏 , 当年的大师大部分都是见过极品黄茶传统工艺的 , 知道黄茶发黄是可以微黄 , 金黄 , 嫩绿微黄 , 焦黄 , 有很大的黄变范围 , 甚至可以不黄 , 其区别的主要依据是微发酵的闷黄工序 , 外观上的黄叶黄汤只是参考标准 , 就如我们不能用半红半绿的标准把重火的岩茶排除出乌龙茶一样 , 黄茶的核心标准是采用了微发酵的闷黄工艺 , 以这种工艺达到改善口感香型香高并改善保存条件 , 并不是说黄茶越黄越好 。只是在大部分的黄茶里概括出来黄叶黄汤的共性 , 不是说都是一个样的黄 , 更不是越黄越好 , 作为一个茶类 , 因为不同的原料 , 不同的产地 , 不同的加工技术 , 不同的火度 , 不同的发酵度 , 不同的气候 , 不同的原料 , 根本就不能是同一种的黄色 , 一个黄变程度 。作为一个品类 , 衡量一款黄茶还是应该参照此种黄茶的本来面目去加工 , 去体现他的茶香甜度和韵味 。可是作为六大茶类里因为程序繁复成本高昂造成遗失严重 , 所以 , 解放后至今 , 能够见到黄茶本来面目的人少之又少 , 所以 , 很多茶友和专业茶人都只能以大师们当初定制的标准为参考来衡量所有见过的黄茶 , 但标准是统一的 , 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 所以就出现了不以茶的品质来衡量 , 而是以黄变程度来衡量黄茶 , 越黄越好 , 汤也是越黄越好 , 根本就抛弃了黄茶本来甘甜平和的本质特点 , 甚至还出现了以是否鲜爽作为黄茶标准的茶人 , 标准混乱的一塌糊涂 , 黄茶一时变得真假莫辩 。谁也说不清楚了 。我再次特别声明 , 黄茶可以有不同的黄变程度 , 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更不是萎黄的 , 可不是什么道听途说的便宜茶 , 工序比绿茶繁杂很多 , 怎么可能便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