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想让朋友来家里做客?

撰文 | 苏敦复
如果有人问我 , 什么样的朋友能算的上真正的好朋友?我会想起大学班长的说法 , “去过他的家 , 有他家里的电话号码” 。
七八十年代的小城里 , 父母一辈交了新朋友 , 总喜欢请到家里吃顿饭 , 吃不了饭也要请回家喝杯茶 , 俗称“认认家门” 。要好的朋友 , 喜欢到彼此家里做饭 , 打牌 , 甚至接上家用DVD话筒 , 唱上几曲 。平日里晚饭过后 , 住得相近的朋友 , 喜欢互相串个门 , 到对方家里闲坐 , 聊些有的没的闲话 。
今天的我们 , 交了新朋友总也喜欢约饭 , 但都会选择商场闹市中新开的或有口碑的餐厅 , 很熟悉的朋友 , 会选择卫生质量没什么保障或者吃起来可能会没形象的街边摊 , 会选择走一走街心公园或者组一局密室逃脱 , 或者到KTV放歌 。更多的时候 , 欢聚结束 , 大家就会借着城市灯光下的暗影散去 , 各自回到家中 。
我们已经渐渐不习惯 , 把家作为社交的场所了 。
空间
“家”在居所意义上的私密化
仔细想来 , “家”作为个人居所 , 整体上看属于私人领域 , 但有趣的是 , 这个居所中 , 似乎是理所应当地 , 一直保留着一块公共区域——“客厅” 。客厅 , 顾名思义就是招待客人所用 , 是在家这个私人领域中特意预留的社交场所 , 从古时建筑中的厅堂设置 , 到现代楼房的居家设计 , 都不曾摒弃这一公共空间的设置 。即便在房屋价格蒸蒸日上的今天 , 哪怕一套一居室的房子 , 仍留有“客厅”这一既定空间的一席之地 。
那为何我们渐渐不再习惯将人请进客厅 , 或者主动去往别人家的客厅进行社交活动了呢?客厅的特别之处 , 在于它是一个套在私人领域中的公共空间 , 它需要主人先打开私人领域 , 才能实现它的公共空间功能 。于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打开“家”这一私人领域 。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想让朋友来家里做客?

文章插图
《家:中国人的居家文化》 , 作者: [美] 那仲良 / [美] 罗启妍  , 版本: 新星出版社 2011年11月
现代人在社会交往中对公共空间的认识存在两个维度的张力 。在网络世界中 , 随着电子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 互联技术的多元化 , 我们在虚拟世界中越来越“亲密” , 隐私边界非常模糊 。很多不会对身边人吐露的烦恼 , 觉得隐僻、羞耻的思维与心态 , 往往会借助虚拟世界倾诉甚至发泄 。这种没有边界的自由社交 , 引发了学界对传播隐私管理的警惕 , 对社交App中的隐私边界和隐私规则展开探讨 , 不断呼吁大家建立“数据化节制” 。与此相对的 , 人们在真实社会中的隐私边界却在不断扩大 , 隐私意识也不断增强 。大到家庭情况、个人收入 , 小到购买记录、电话号码 , 都进入我们慎重对待的私隐范畴 。家庭居所作为私人领域的性质 , 也越来越凸显 。
现代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居所布局 , 与中国传统的乡邻社会组织形式有着天差地别 。犹记得小时候 , 各家住房一字排开 , 与领居家的院子 , 是用稀疏的篱笆隔开的 , 有时放学回家没带钥匙 , 就会敲开邻居家的门 , 从篱笆缝儿里钻回家 。听北方的朋友讲胡同、公房、四合院的居住环境 , 邻里之间更是拥有着大量的公共空间:道路、院场、厨房、卫生间 。那时的家庭居所 , 除了卧房 , 私密性都不强 , 这种共享居住环境的状况 , 使人不会特别注重家的私密属性 , 对进入这一空间的人要求也就不会太高 。
现代城市的房屋设计 , 基本贯彻了绝对私密的原则 。除了楼道里偶尔和面熟的小区业主点头微笑 , 大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共享带有私人性质的空间 。从学理的角度来说 , 城市作为一个巨量人群生活的公共空间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私人的空间 , 私人空间的合理保障实则有利于城市作为公共空间及其公共性的凸显 , 因此这种私密性是必要且合理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