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条扩容 崂山茶打响品牌升级战( 二 )


【产业链条扩容 崂山茶打响品牌升级战】崂山区农林局提供的材料表明,从2010年至今,崂山区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760万元,对全区茶叶用药、用肥和品种改良工作进行直补 。上述茶叶 。种植新品种即是品种改良的一部分 。
据悉,为鼓励茶场培育种植新茶叶品种,崂山区出台规定,对于年新增优,质茶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企业,经有关部门审核认定,崂山区财政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而年新增优质茶种植面积200亩以上的企业将获得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
除此之外,崂山区连续三年每年分别拿出260万元和300万元,勇于采购标准农药和肥料,直接发放到茶叶种植户手中,让茶农在降低种植成本的情况下,达到提升茶叶品质的目标 。
在青岛全部生产有机茶的崂山云雾茶园里,采访人员看到,两行茶苗间都铺着辗碎的小树枝,而田间垄上则安装着太阳能杀虫灯和粘虫板 。据该茶场负责人王永超介绍,靠上述手段,以及栽种的防风林,茶场通过营造大自然生物链就可防治90%以上病虫害,这样就确保了崂山茶品质 。“我们对茶农的用药、施肥都有监控,并实行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技术指导等,从源头上保证崂山茶品质和品牌 。”崂山区农林局有关人士表示 。
2009年6月,崂山区正式推行崂山茶证明商标,首批26家企业获准使用该商标,消费者购买崂山茶时可根据证明商标辨别真伪 。三项直补和证明商标的推行,使崂山茶在品牌运营上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
产业链扩容 崂山茶还需迈大步
根据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提供的数据,作为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该街道茶园面积达到13000余亩,约占崂山区茶园种植面积的70%左右,50余家茶叶生产企业年产干茶758吨,茶叶总收入为1.2亿元 。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到,作为崂山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崂山茶产业的收入来源还是单一的茶叶收入 。
不过,采访人员近期的调查发现,崂山区一些规模较大、有实力的企业已开始试点拓展崂山茶产业产品线,进入以茶为媒介的旅游产品开发等领域 。
2011年进入崂山茶衍生品开发的露涎春茶场推出的崂山茶枕系列产品,目前已开始以崂山区政府指定旅游产品的招牌上市销售,团购成为这些崂山茶衍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 。“今年,我们又获得了崂山区妇联妇女创业就业品牌‘樱儿’的免费使用权,这对于我们的品牌营销大有裨益 。”露涎春茶场负责人刘元淑介绍,她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创办了一个集茶叶种植、加工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场,2007年注册成立茶叶合作社后,就带领周边茶农以“农户+合作社”的方式进行运营,280亩的茶园每年仅干茶收入就达到260万元 。
崂山春茶品质高但是产量少,因而供不应求;崂山夏茶产量高但品质稍差,如何开发夏茶的附加值,刘元淑利用茶叶合作社茶农中妇女多的特点,以夏茶为原料,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茶枕系列产品 。自2011年问世后,不仅得到市场回应,也得到崂山区有关部门的重视,免费给予品牌支持 。
目前,“樱 儿”茶枕产品涵盖成人茶枕、儿童茶枕、颈椎枕、靠垫等,带动了崂山茶种植、加工以及缝纫、包装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吸纳了当地百余名妇女就业,特别是冬季农闲时妇女就业问题,成为在崂山茶产业产品线开发上的代表性企业 。
崂山,海上第一仙山;崂山茶,江北第一名茶 。崂山茶与旅游的联姻就顺理成章了 。基于此,一些茶场以茶为媒做起了旅游的文章 。
主打体验式旅游的青岛二月二农场把茶园采摘、王哥庄大馒头加工、海水豆腐加工等活动融为一体,在百余亩的农场里,贴近百姓生活的体验式采摘使这里迅速成为周末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和青岛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开业不到两年,接待人数屡创新高,农场知名度也走出青岛 。
不过,就整体而言,在崂山区数百家茶业企业中,开发崂山茶衍生品的企业还属于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茶叶企业仍把精力放在茶叶的扩大产能上,而对于销量更大、消费者接受程度更高、收益更强的茶饮料还没有企业涉及 。
对于采访人员多次提出扩容茶叶产业链、开发衍生品的建议,崂山区一家茶叶企业负责人的观点也许更具有代表性 。他表示,自己对种茶炒茶的过程十分熟悉,通过更新茶叶新品种,今年春茶的产量和收益要远远好于去年;而对于崂山茶衍生品的开发,他既不熟悉也没有精力考虑 。再说了,新产品开发风险太大,而自己仅靠炒茶就能实现每年收入的稳定增加,这种自给自足的日子足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