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七层协议介绍

网络通信概述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是一个开放性的通行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共包含七层协议 。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
 

网络七层协议介绍

文章插图
网络七层结构介绍
 
详细介绍物理层(physical layer)
所谓的物理层,是指光纤、电缆或者电磁波等真实存在的物理媒介 。这些媒介可以传送物理信号,比如亮度、电压或者振幅 。对于数字应用来说,我们只需要两种物理信号来分别表示0和1,比如用高电压表示1,低电压表示0,就构成了简单的物理层协议 。针对某种媒介,电脑可以有相应的接口,用来接收物理信号,并解读成为0/1序列 。
数据链路层(link layer)
在数据链路层,信息以帧(frame)为单位传输 。所谓的帧,是一段有限的0/1序列 。连接层协议的功能就是识别0/1序列中所包含的帧 。比如说,根据一定的0/1组合识别出帧的起始和结束 。在帧中,有收信地址(Source, SRC)和送信地址(Destination, DST),还有能够探测错误的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 。当然,帧中最重要的最重要是所要传输的数据 (payload) 。这些数据往往符合更高层协议,供网络的上层使用 。与数据相配套,帧中也有数据的类型(Type)信息 。连接层协议不关心数据中到底包含什么 。帧就像是一个信封,把数据包裹起来 。
以太网(Ethernet)和WiFi是现在最常见的连接层协议 。通过连接层协议,我们可以建立局域的以太网或者WiFi局域网,并让位于同一局域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通信 。连接层就像是一个社区的邮差,他认识社区中的每一户人 。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将一封信(帧)交给他,让他送给同一社区的另一户人家 。
网络层(network layer)
不同的社区之间该如何通信呢? 换句话说,如何让WiFi上的一台计算机和以太网上的另一台计算机通信呢?我们需要一个“中间人” 。这个“中间人”必须有以下功能: 1. 能从物理层上在两个网络的接收和发送0/1序列,2. 能同时理解两种网络的帧格式 。路由器(router)就是为此而产生的“翻译” 。一个路由器有多个网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每个NIC可以接入多个网络,并理解相应的连接层协议 。在帧经过路由到达另一个网络的时候,路由会读取帧的信息,并改写以发送到另一个网络 。所以路由器就像是在两个社区都有分支的邮局 。一个社区的邮差将信送到本社区的邮局分支,而邮局会通过自己在另一个地区的分支将信转交给另一个社区的邮差手中,并由另一个社区的邮差最终送到目的地 。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上面的三层协议让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可以通信 。但计算机中实际上有许多个进程,每个进程都可能有通信的需求 。这就好像一所房子里住了好几个人(进程),如何让信精确的送到某个人手里呢?遵照之前相同的逻辑,我们需要在信纸上写上新的信息,比如收信人的姓名,才可能让信送到 。所以,传输层就是在信纸的空白上写上新的“收信人”信息 。每一所房子会配备一个管理员(传输层协议) 。管理员从邮差手中接过信,会根据“收信人”,将信送给房子中的某个人 。
传输层协议,比如TCP和UDP,使用端口号(port number)来识别收信人(某个进程) 。在写信的时候,我们写上目的地的端口 。当信到达目的地的管理员手中,他会根据传输层协议,识别端口号,将信送给不同的人 。
TCP和UDP协议是两种不同的传输层协议 。UDP协议类似于我们的信件交流过程 。TCP协议则好像两个情人间的频繁通信 。一个小情人要表达的感情太多,以致于连续写了好几封信 。而另一方必须将这些信按顺序排列起来,才能看明白全部的意思 。TCP协议还有控制网络交通等功能 。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通信 。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
通知有人给你打好招呼,以便进行通话 。就像现在我和你说话,你耳朵听到了也能理解,但如果下面是外国人,他听到了我的声音,他理解了吗?他不能理解 。那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言,客户机发了一个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应该能理解这个请求到底是什么,所以接下去的问题是你怎么样理解?这个理解有两个层次,我讲中国话,他只能懂英文,那么这当中应该有一个翻译 。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这样的工作就交给下一层表示层来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