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三大运营商 法国电信


法国三大运营商 法国电信

文章插图
法国电信(法国三大运营商)
晚报新民深海工作室采访人员杨一帆微微
橙色是一种代表快乐、积极和创造力的颜色 。而在法国 , 一家名为orange的公司 , 一年内杀害了35名员工 , 有12人试图自杀 , 患有精神抑郁症 , 更是难以统计 。
本周 , 以orange为标志的法国老牌公司法国电信(France Telecom)前总裁迪迪埃·隆巴尔(Didier Lombal)和其他6名高管因被控“精神欺凌”而出庭受审 。
在以劳动保护著称的法国 , 这样一家公司是如何成为法国版富士康的?其中的原因颇值得玩味 。
5月6日 , 法国电信前自杀员工亲友协会在法院外示威 , 要求严惩法国电信前高管 。
一年之内 , 35名员工自杀 。
相对于西方一直以“勤奋”和“执着”著称的东亚国家 , 率先进入后工业时代、提供完善社会福利的欧洲发达国家 , 一直以更低的工作时间和良好的人文关怀出现在舆论和社交媒体的圈子里 , 尤其是自由散漫的法国 。
但是 , 就是在这样一个劳工权利受到严格保护 , 抗议示威部门空习以为常的国家 。然而 , 两三年内有22000多人被管理层强制离职 。信息资源网近60名员工三年内相继自杀 , 仅2008-2009年就有35人自杀 。此外 , 许多人企图自杀 , 患有抑郁症 , 无法继续工作 。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不完整的列表:
卡米尔·博迪维特 , 48岁 , 从桥上跳下;
安妮-索菲·卡苏 , 42岁 , 吞服药物;
45岁的Corinne Cleuziou上吊自杀;
斯特凡·德索利 , 32岁 , 上吊自杀;留下遗书:“因为在法国电信的工作 , 我选择了离开 。而且 , 这和任何事、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
尼古拉斯·格雷诺维尔 , 28岁 , 上吊自杀;留下遗书:“我受不了这份工作 , 但法国电信不在乎 。”
让-米歇尔·洛朗 , 53岁 , 卧轨自杀;自杀前 , 他打电话给工会代表 , “火车来了”是他的遗言;
Rmy Louvradoux , 56岁 , 在公司办公室自杀;
51岁的伯纳德·皮卢从高架桥上跳下自杀;
……
这些年过40的法国电信员工 , 大多选择刚过中年就结束自己的生命 , 其中一些人的工作年限超过了30年 。
二战结束后 , 法国用大量的国有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 支撑了一个高福利社会的运转 。
然而 , 随着欧洲整体经济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冲击 , 法国从上世纪开始就在探索对传统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 以提高效率 , 增强市场竞争力 。
2006年 , 这种命运降临到法国电信身上 。
当时正是互联网新公司此起彼伏 , 通信市场竞争加剧的一年 。
法国电信成立于1990年 , 2013年更名为“Orange Group” 。
它是法国电信业的巨头 。2004年 , 它开始了以私有化为导向的改革 。由于劳动保护制度健全 , 私有化后“铁饭碗”现象依然普遍 。2005年 , 该公司的管理信息资源网络邀请迪迪埃·隆巴尔担任总裁 , 开始了一场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为重点的大刀阔斧的变革 。
以效率的名义故意制造焦虑 。
在迪迪埃·隆巴尔看来 , 要提高利润 , 就必须让员工脱离原来的舒适区 , 用压力和危机感督促他们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
同时 , 公司还必须缩小规模 , 减少与创收无关的开支 。
换句话说 , 就是“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尽可能多的事” 。
时任副总裁的路易·皮埃尔·维纳(Louis Pierre Wiener)曾说过 , 公司必须“动作要快 , 动作要快 , 动作要快” 。我们必须经常考虑如何更快地做这件事 。只有我们快 , 才能摆脱其他对手 。"
为此 , 迪迪埃·隆巴尔推出了“挫败计划” , 内容包括——
每天发一封辞职信;
每个工作组需要互相评估绩效 , 所有员工也要进行比较和排名;
将相关员工分配到“边缘岗位”;
强行指派员工远离家人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