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光君茶业东方美人茶品茶参观记

2011年10月5日下午,洪俊一行在圆满完成2011海峡两岸茶文化产业论坛之后,在台湾海峡两岸文化经贸科技观光发展协会理事长彭王信先生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东方美人茶的主产区新竹县北埔第一栈光君茶楼(光君茶业有限公司)品茶参观 。
彭乾道和膨风茶文物馆
刚一下车,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女孩给一位老者倒茶的塑像 。看了雕像旁的简介,才知道这是光君茶业董事长彭乾道的二女儿彭玉萍、当年的小学五年级学生,给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倒茶的场景 。
光君茶楼内部全部用原木搭成,自然古朴 。大堂陈列着他自家产制的各种茶,还有列年获得的奖状、奖牌、证书以及与不同领导人的合影 。彭乾道先生正好在家,他热情地把洪俊一行迎入茶楼,先带着大家参观了膨风茶文物馆 。随后,他招呼大家在大堂落座,并亲自为大家泡茶 。
蒋经国来北埔的事虽已过去了30多年,但彭乾道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恍然如昨 。他说,茶是北埔乡民生活主要的经济来源,他的家族在北埔有大片茶园 。民国69年(1980年)4月19日,蒋经国先生到峨眉乡验收第一个推行地方基层建设的成果峨眉湖光大桥的启用,回程经过北埔,进入光君茶园参观茶叶产销过程 。期间,蒋经国先生落坐品茗,主动招呼当年彭乾道的二女儿、小学生彭玉萍替他泡茶,于是便有了这座请上座泡好茶的雕像 。
彭乾道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到大陆经营茶园,但因大陆非海岛型气候区,山区日夜温差不大,茶叶含汁度不足,制茶后并不耐泡,不符合他的经营理念,最后转手让人,重回台湾经营茶业 。
彭乾道是个懂得茶叶营销的人,他是新竹县政府膨风茶推广协会主委 。近年来,随着东方美人茶知名度的大幅度提高,膨风茶之产制和销售逐渐成为北埔乡对外的一项主要文化产业 。膨风茶过去没有分级,彭乾道仿科举制度,对它重新包装,设计了书童、秀才、举人、探花、榜眼、状元、御品共七级,再把家里昔日制茶的文物整理出来,开设了膨风茶文物馆,配合四周观光茶园、果园、历史古迹、水域游憩设施等,使它不仅成为北埔乡游憩据点重心,更吸引了不少国内游客甚至国际观光客 。
近几年,光君茶业还推出一批水果茶,有柚子茶、酸柑茶、柠檬茶 。据说,柠檬茶砖制作很费时,首先要选用本土生产的有籽柠檬,将内部的柠檬肉挖出,除去籽,再将果肉与膨风茶角、罗汉果、山药、枸杞子、高级中药材等拌和,再装回柠檬帽中,盖上小盖 。再经过九蒸九晒、慢火熏制,约需42天而成 。为了方便冲泡,只要取一茶包用300CC热水泡3-4分钟,便可以饮用,可以回冲一次 。也可以煮鸡汤,汤头味道鲜美 。听了彭乾道的介绍,洪俊先生当即买了2斤柚子茶 。
徐耀良和他的10个特等奖
【新竹县光君茶业东方美人茶品茶参观记】离开北埔第一栈光君茶楼后,洪俊一行来到峨眉乡富兴茶叶产销班第一班 。
据介绍,峨眉乡茶叶产销班第一班的班长曾润廷先生,1990年自教职退休后,当时已56岁的他毅然决定延续家族传统、投身转做茶行业 。除了带领富兴第一班走上自然茶园管理轨道,更荣获2007年农委会评选全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提升了东方美人茶乡的品质与名气,曾润廷扮演着幕后推手的重要角色 。
由于时间紧迫,洪俊一行只在这里稍作停留 。大家喝了这里的东方美人茶,听了黄副班长的一番介绍后,就匆匆离开了赶往峨眉乡峨眉村的徐耀良茶园 。
徐耀良是台湾茶界的名人 。他19岁起学做茶,迄今已有32年制茶经验,夺得过10个特等奖 。2008年,他产制的特等奖东方美人茶拍出了1斤101万元新台币的天价,至今无人能刷新纪录 。
走进徐耀良茶园,大堂墙上挂着满满一圈的特等奖奖牌 。徐耀良看上去十分精干 。其时,他正在烘制新茶,扑鼻的茶香溢满茶园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杨贤强拿起一瓣茶叶展开,果然茶边如同被火烫一般,呈黄褐色 。
听了彭王信先生的介绍,徐耀良边与他的妻子利索地把烘箱中的茶叶取出晾晒,边回答采访人员的提问 。徐耀良的祖父、父亲均以种茶为业,他从小即在茶园中帮忙,对种茶、制茶比较熟悉 。他高中毕业后服了两年兵役,之后回乡潜心研究制茶技术和方法,接手了家传的5公顷茶园,并承包了周边十五六公顷的茶园,雇工20多人,产制东方美人茶,但一年产量也就3000公斤左右 。除了有五分之一出口到韩国、加拿大、法国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销在台湾本地,流往大陆的极少极少 。自1997年至今,他共获得全台湾和新竹县东方美人(膨风茶)优良茶比赛的10个特等奖,2007年还当选为十大经典神农暨模范农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