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的栽培管理技术详解( 三 )


(1)塑料大棚园地选择 ①要求茶园树冠覆盖度在90%左右,品种优良,茶树长势旺盛; ②茶园土壤肥沃,避风向阳; ③用水方便,有电源,以利灌溉和人工补光 。
(2)塑料大棚建造 比较实用的主要有简易竹木结构大棚:采用毛竹为主建造 。这种大棚的宽度为1012m,长度为3040m,中间高度2.02.2m,两侧肩高1.51.7m 。这种大棚取材方便,造价低,但室内立柱多,遮光严重,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左右 。水泥钢筋构架大棚:这种大棚跨度一般为812m,高度为2.63.0m 。这种大棚无柱,室内宽敞,透光好,作业方便,但成本较高,寿命可达610年 。棚膜采用透光性好,厚度0.080.12mm的聚乙烯无滴膜、聚乙烯防老化膜等,使用效果较好 。一般于1112月底搭棚盖膜,至翌年清明前揭除薄膜 。
(3)塑料大棚茶园管理技术 ①施肥:应早施重施基肥,及时追肥,并配合施用CO2气肥和喷施叶面肥,为茶树提供充足的物质营养 。②茶园铺草:应在秋茶后结合施基肥进行1次深耕(或中耕),并在茶行间铺草,对大棚茶园土壤既有增温保湿效果,又可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 。③大棚茶园修剪与采摘:塑料大棚茶园每隔23年要进行1次深修剪,每年秋季结束后结合封园进行一次掸剪与边缘修剪,整理树冠 。当蓬面上有5%10%的新梢达到一芽一叶初展时,应及时、分批采摘 。春茶前期留鱼叶采,春茶后期及夏茶留一叶采,秋茶适当留叶采,并提早封园 。④大棚茶园护理:保温和通风散热是冬季大棚茶园管理的主要环节 。当大棚内气温冬季上升到25℃、春季上升到30℃时就应通风降温,当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再闭门保温 。一般晴天可在上午10时左右开启通风道,下午3时左右关闭 。⑤揭膜:当气温较高,已无寒潮和低温危害时可考虑揭膜,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 。揭膜前需经数次练树,方法是在揭膜前1个星期,每天早晨开启通风口,到傍晚再关闭,连续56天,使大棚茶树逐渐适应自然环境,最后揭除全部薄膜 。
7.茶树病虫害防治
龙井茶区茶树病虫种类较多,在70年代初,茶树害虫以体形大、世代少的茶尺蠖、茶毛虫、茶蓑蛾、刺蛾为主,以后逐渐转向虫体小、代数多、繁殖快的小绿叶蝉、螨类、黑刺粉虱、介壳虫及煤病等多种病虫害,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 。70年代末至80年代,龙井茶区建立了病虫测报站,根据茶园虫情预报,有的放矢地选用农药,适时防治,防效大大提高 。近年龙井茶区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同时在秋茶结束后采用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封园,减少次年茶园病虫发生量 。这样既可控制农药残留量,又能有效控制害虫的蔓延,减少损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