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北堂书钞茶事记载十二则

陆羽《茶经七之事》,搜集了中唐之前的各种茶史、茶事,此前似乎无人搜集 。笔者从陈彬藩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中看到,初唐重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编著的隋代类书《北堂书钞茶篇》,已经搜集了30多则茶事,但仔细阅读,发现很多竟是作者身后之事,于是找到《北堂书钞》原著,查到原著上记载的茶事共12则,《中国茶文化经典》收集的大多是后人校注时加入的 。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 。越州余姚(今浙江)人 。唐代书法家、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 。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 。少时与兄求学于顾野王,有文名;学书沙门智永,妙得其体,与欧阳询齐名,世称欧虞 。初为隋炀帝近臣,官起居舍人 。入唐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世称虞永兴) 。甚得唐太宗的敬重,死后赠礼部尚书,绘像于凌烟阁 。唐太宗曾诏曰: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 。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并伤心地哭着说:宫里藏书和著书之处,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虞世南了!
记载茶事十二则
虞世南早陆羽近百年 。今存160卷《北堂书钞》,是虞世南在隋代当秘书期间,在秘书省后堂将群书中可以引用、查阅的重要事物摘录编纂在一起, 。秘书省后堂又叫北堂,因此叫《北堂书钞》 。
笔者查阅的《北堂书钞》是学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影印本,原书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海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影宋刊本,由清代孙星衍、孔广陶等多名学者,根据影宋本校订 。
兹将该书记载的12则茶事引录如下:
【虞世南北堂书钞茶事记载十二则】芳冠六清,味播九区
张载诗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今案:见百三家《张载集登白菟楼》诗,陈俞本白菟作成都 。
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杜育《茶赋》云:瞻彼卷阿,实曰夕阳 。厥生荈草,弥谷被冈 。今案:陈俞本及《类聚》八十二,引《茶赋》作《荈赋》 。严辑《杜育集》亦然;又俞本脱瞻彼二句;陈本改作灵山惟岳,奇产所钟 。
调神和内,惓解慵除
又《茶赋》云:若乃湻染,真辰色 。青霜,白黄若虚 。调神和内,惓解慵除 。王石华校:懈改解,康改慵 。今案:严辑《杜育集荈赋》,同陈俞本:惓作倦,无注 。
益气少卧,轻身能老
《本草经》云:苦草一名茶草,味苦,生川谷,治五脏邪气 。严氏校:欲删生川谷三字,非也 。今案:问经堂《本草经》:茶作荼,陈本脱一名四字 。
饮茶饮,人少眠
《博物志》云:饮真茶,令人少眠睡 。今案:陈俞本同;明吴管校本、稗海本:《博物志》脱,《御览》八百六十七引脱人字 。
愤闷恒仰真茶
刘琨与兄子演书云:吾患体内愤闷,恒仰真茶,汝可信,信致之 。今案:百三家本《刘琨集》及陈俞本愤作烦,内作中;又俞本演误群,陈本、百三家本及严辑本仰作假;本钞中改内详本卷上文 。
酉平睪卢
裴渊《南海记》云:酉平县出睪卢,茗之别名,南人以为饮 。今案:《御览》八百六十七引《南海记》:睪作皋;陈俞本改注《广州记》,亦作皋 。
武陵最好
《荆州土地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 。今案:陈俞本同《齐民要术》卷十,引《荆州土地记》云:浮陵茶最好 。
饮以为佳
《四王起事》云:惠帝自荆还洛,有一人持瓦盂承茶,夜莫上至尊,饮以为佳 。严氏校:旁勒四字误矣 。今案:《御览》八百六十七,引四王起事洛下,有阳字一人持作黄门,以无夜莫二字;陈俞本与《御览》同,惟起误遗 。
因病能饮
《搜神记》云:桓宣武有一督将,行因病后虚热,更能饮,复茗必一斛二升,乃饱后有客造会,令更进五升,乃吐一物,状若牛脂,即疾差矣 。王石华校:若改茗 。今案:学津计原本《搜神记》及陈本,行因作因时行,二升作二斗,脂作肚 。
密赐当酒
《吴志》云:孙皓每飨宴,韦曜不饮酒,每宴飨赐茶不过二升也 。今案:《吴志》卷二十及本钞《酒篇》引略有异同,陈俞本脱,又陈本此下续增二十四条,均非旧钞所有 。
饮而醉焉
秦子云、顾彦先曰:有味如醽,饮而不醉;无味如茶,饮而醉焉 。醉人何用也 。今案:陈本脱,俞本及玉函山房辑本醽作臛,醉焉作醒焉,余同 。《意林》,引秦子作醽作醉焉,与旧钞合,惟无误其,茶误黍 。又收句脱醉人用三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