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味,空持千百谒 不如吃茶去

【茶禅味,空持千百谒 不如吃茶去】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 , 有一千多年的茶文化历史 。所谓文化 , 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创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茶文化虽然只是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 但它丰富的内涵 , 是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 。
夹山寺历史悠久 , 曾是佛教禅宗祖师讲经之所 , 唐代高僧善会 , 宋代高僧圆悟克勤都曾在夹山寺讲经说法 , 普渡众生 。夹山寺是佛教禅宗宗門第一书《碧岩录》的结集圣地 。夹山是誉满东南亚的茶禅祖庭 。夹山寺开山祖师唐朝善会讲禅说法 , 悟出了茶禅一味的真谛 , 并且由宋代高僧圆悟克勤的亲笔书写 , 刻为石碑 , 一路流传下来 , 成为千古绝唱 。茶禅一味 , 佛家与茶结缘 , 不仅对丰富茶文化内涵、提高茶叶生产技术起到巨大的影响;而且从佛教仪式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饮茶程序 , 是中国茶文化史的源头活水 。
纵观茶史 , 茶经历了由野生采集到人工栽培的漫长岁月 , 佛教和茶早在晋代结缘 , 寺院植茶使得僧人成为最早人工栽培茶树的人群之一 。相传晋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以自植的佳茗 , 款待挚友陶渊明 , 话茶吟诗 , 叙事谈经 , 通宵达旦 。佛教和茶结缘 , 对推动饮茶风尚的普及 , 并使得茶的活动成为一种文化 , 达到超凡脱俗的高雅境界 ,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一茶一禅 , 两种文化 , 有同有别 , 非一非异 。一物一心 , 两种法数 , 有相无相 , 不即不离 。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 , 得天独厚 , 云里雾里 , 极宜茶树生长 。农禅并重为佛教优良传统 。禅僧务农 , 大都植树造林 , 种地栽茶 。制茶饮茶 , 相沿成习 。许多名茶 , 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 。如佛茶、铁观音 , 即禅僧所命名 。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 , 多有创造 。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 , 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 , 且使茶禅融为一体 , 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 。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 , 而且成为悟禅之机 , 显道表法之具 。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 , 茶为水中至清之味 , 其本色滋味 , 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 。一啜一饮 , 甘露润心 , 一酬一和 , 心心相印 。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 , 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
寺院崇尚饮茶、种茶的同时 , 将佛家清规、饮茶读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 , 茶佛不分家、茶禅一体、茶禅一味由此产生 。茶与佛有相通之处 , 均在主体感受 , 饮茶需心平气静 , 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 , 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安逸 。依山建寺 , 依寺种茶;早成古风 。僧人戒五欲 , 既无洞房花烛夜之欣喜 , 也无金榜题名时之春风得意 , 讲禅读经、饮茶品茗 , 便成了淡薄名利的僧人基本功课和主要嗜好 。
僧侣敬神、坐禅、念经、会友终日离不开茶 。禅茶道体现了井然、朴素、养性、修身、敛性的气氛 , 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感情 。禅宗茶道在宋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 并移植到日、韩等国 , 现在已向西方世界传播 , 对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努力 。
自古以来 , 茶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来名士爱评水 , 自古山僧喜斗茶 。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 为扬州青莲斋六安山道僧叶馆写的一副对联 , 十分精确地道出文人与僧人评水斗茶的殊好 。茶文化与禅文化同时兴旺于唐代 , 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 , 融茶禅一味者 , 则始自唐代禅僧茶圣陆羽 , 其所著《茶经》 , 开演一代茶艺新风 。
中国文人历来奉行达则兼济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 , 由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 个人抱负与社会认可的不一致 , 故而从学而优则仕的参政之路 , 转向退而求其次的归隐生活 , 三五人 , 或饮酒或品茗 , 坐而论道谈古论今 。茶禅一味 , 茶的清心、淡泊恰恰符合文人的这种心态 , 文人对茶的追求 , 不单单在于茶的本身 , 而是追求一种纯净深远、空灵的意境 , 于是茶禅一味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在归隐时 , 无可奈何的选择 , 同时也成为做人的最高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