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平,与普洱茶结下不解之缘的老者

【高义平,与普洱茶结下不解之缘的老者】在普洱茶的故里、茶马古道的源头易武茶山,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高义平 。自从他的祖上寻着普洱茶的芬芳来到了易武,他的生命便和普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
2000年他从村公所退了下来,乡里组织老干部去昆明旅游 。一路上,他们参观了云南第一村玉溪大营街,让他对自己的家乡有了不一样的梦想;他们浏览了世博园,让他看见了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最后他们来到了昆明的金实小区,那是一个主营茶叶的交易市场,在那里他惊奇的看见了自己家乡的名字易武茶山,看到了他的祖辈们所制作的七子茶饼,它们都已成了古董,被标上了天文数字般的价钱 。回家的路上,他思绪万千:祖上奔着茶山而来,而今后人却已不再会制茶;原本名震四方的易武茶山,如今却变成了贫穷落后的地方 。那一刻,已经退休的高义平有了新的梦想,有了新的方向 。
一回到家,高义平就变卖了家里的两头牛,凑了3000元钱,开始实验复原古法制茶 。制茶工艺在祖辈和老人的口中倒是听说过,但实际操作却从没见过 。他便四下收集祖辈留下的制茶工具开始仿制,一边做一边问,慢慢摸索 。他的举动得到了老乡长张毅的支持 。在老乡长的帮助下,一些工艺细节被逐步攻破,一饼饼圆润的普洱七子圆茶在他手中诞生了 。那一年,他把家里的晒青毛茶全压成了七子饼 。
七子饼是复原成功了,但当时普洱茶还没开始热起来,曾经扬名一时的易武茶山茶,在岁月的流逝中还不大为世人所知 。2002年正赶上昆交会,他决定带上他的茶去转转 。租不起摊位的他,只能揣着两饼茶在会场里四处转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偌大的交易会场里,他还真寻到了懂茶的人 。茶人相聚自然投机,最后他们约定到易武来实地看看 。时间不长,那人果然来到易武,在看过茶马古道遗迹和片片古茶园后,他决定以20元/斤的价格买下了他全部的茶 。那一年当地的市场价才4元/斤 。
2002年后,随着普洱茶在国内逐渐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来到云南、来到易武 。云遮雾绕的易武茶山茶开始为世人所知,远至香港、台湾甚至韩国,客商纷纷来到易武 。2005年茶叶价格突破了100元/斤,2006年价格便翻了一番 。越来越多的客商云集易武,高义平家里作坊式的茶叶加工厂已不能满足需要,他毅然决定投资办厂 。建厂资金贷款无路,他便和亲朋好友借,筹措了120万,终于把茶厂建了起来,取名抱朴轩 。哪不知,投产还不到一年,茶叶价格全线跌落 。原想大干一场的高义平被当头一盆凉水,望着成堆的茶叶他再次陷入沉思:易武茶怎么了?
急功近利、投机倒把式的市场膨胀,把普洱茶市场搅成了浑水 。在这趟浑水中要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质量!是茶叶的质量!他再次为自己的梦想找到了方向 。这次他来到了州科委,向他们阐释自己的想法,得到了科委领导的认同,并立马组织了专家、拨给了经费,帮助他进行了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 。2008年,他带着经过技术改造后的产品参加展览,一位资深的台湾茶人在看到他的茶后,意味深长地说:能把七子饼做得这么好,很难得啊!的确,做茶如做人,只有保守本真、怀抱纯朴才能做出真正的好茶,他做到了 。抱朴轩茶庄出品的茶以苛求的质量工艺,在市场上逐渐开辟出了自己的道路,2010年在首届西双版纳六大古茶山斗茶大赛上,抱朴轩茶庄荣获金奖 。
七村八寨连着易武山,青石板铺的路曲曲弯弯 。高义平老人就如驮茶老马,肩负着沉甸甸的普洱茶,沿着这条祖辈铺就的路曲折前行,山高水长难不住他追寻茶香的梦想,云雾深处自有他怀抱纯朴、不萦于物欲的追求 。在10多年来的制茶岁月里,他帮助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制茶人,如今他们正在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抱朴轩茶庄也为易武茶山茶树立了一个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典范,为易武的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