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世界未解之谜》吓大的童年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


那些被《世界未解之谜》吓大的童年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

文章插图
看完《世界未解之谜》后的感受(那些被世界未解之谜吓坏的童年时光)
80后、90后不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童年的精神娱乐,脱离了现在的互联网时代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长大后,在信息渠道发达的情况下偶然得知一些真相,可能会对童年时形成的认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和愤怒 。
前段时间,博主“天豪Ty”的一篇博文在网上激起千层浪: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最有力的谣言是世界未解之谜,它穿梭于从外星来客到空,从百慕大三角到尼斯湖水怪 。销量保守估计至少几百万册 。”
此言一出,网友们一片震惊,大呼质疑人生:什么?!我相信了十多年的神秘传说原来是假的?
还记得高中时看了一遍又一遍的《百慕大之谜》 。比起百慕大的真实性,我现在更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好像信息资源网的网友小时候都有一本《世界未解之谜》,看得入神?
无数的出版社出版了无数的版本,但是各种千奇百怪,光怪陆离,充满科幻色彩,书中奇异而震撼的故事都是同一个“世界之谜”,全国各地的孩子都在欣赏着同一个离奇的恐怖故事 。
例如:
1.13个外星人的水晶头骨散落在世界各地 。集齐它们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开2012年12月21日的世界末日,解锁外星人给人类留下了哪些伟大的启示 。所谓的水晶头骨,早已被证明既不是外星人,也不是玛雅奇迹,而是19世纪末制作的工艺品 。
2.人体自燃(一般有图只剩一条腿)、靠吃钉子和玻璃为生的特异功能、莫名其妙跑到天花板的家具、埃及有一条“食人之路”会莫名其妙地吞噬那些漂亮的新娘...
3.举世闻名的百慕大死亡三角——最初是不同的外国小说家编造出来的,用来点缀过去空的困难 。以未解之谜的形式流传到中国后,我们只记得它最神秘、最恐怖的细节,却从不怀疑它的起源不堪一击 。
【那些被《世界未解之谜》吓大的童年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
4.英国上世纪70-90年代的麦田怪圈,其实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中年男人搞的恶作剧 。他们在1991年承认了这个事实,但很多人还没听说过2019年大洋彼岸的后续 。
5.“木乃伊怀孕3000年”这个未解之谜中家喻户晓的故事,其实源于2002年《世界新闻周刊》编造的假新闻 。当时,司南 。com和洪卫报因信以为真而转载,最后被打脸,成为当年中国“2002年十大假新闻”中信息资源网的反面典型 。
还有数不清的:外星人俘获无辜的地球人,被美军俘获保存在实验室的外星人,被空在莫斯科消失的地铁,在美国消失了50年又重新出现的航班...
这些世界故事的未解之谜,其实就像是海外版的《走近科学》+《故事会》,神秘而陌生 。这本书很大的意义之一就是在交通安全问题上恐吓孩子:陆海空腿,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让你生存 。这本书堪称“童年恐怖小说” 。我怕走在路上被地上的洞吸走,上学被外星人拐走 。它奠定了我童年第一恐怖的地位,30年来没有改变 。
虽然现在已经长大了,但是查了资料,知道真相的时候还是流下了眼泪——当我们读到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的时候,真的是当真了!多少个夜晚把我吓坏了!等我长大了,我会用理性的眼光回头看这些未解之谜,可能很可笑,很可笑,漏洞百出 。但是,它以一种非常权威的方式出现在几代中国孩子的童年 。
静下心来一探究竟,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接近科学的海外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然后在20世纪末被国内多家出版社出版成书,甚至被中国老师“指定课外书”,又是如何被家长普及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这比故事本身更不可思议!
说真的,在全国范围内,这不是一个“造谣断腿”的问题——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反驳谣言的人少之又少,发布者是否有义务审查这些内容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否则就是传播更多莫名其妙知识的帮凶!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或者说在孩子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之前,书籍对孩子来说可以说是神圣而权威的 。有多少人小时候怀着一颗非常认真虔诚的心去读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书上写的都是,一定是真的 。”
现在,虽然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了,但千千仍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可能继续被一些“讲故事的真相”所迷惑 。
因此,培养孩子阅读爱好和阅读能力的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防止孩子阅读这类“严重造谣”的书籍或其他破坏三观的书籍:
1.看书前,家长在网上查看背景信息和书评信息资源,包括出版社信息、作者背景、写作年份、印刷版本、序言信息、书友评论等 。,横向评价这本书的可读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