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业 需要管理理念和科技创新同步发展

【中国茶业 需要管理理念和科技创新同步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 , 但还不是一个茶叶强国 。面积大而单产低 , 有茶类少品牌 , 重名优而轻大众等 , 都是从茶叶大国向强国跨越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茶叶生产的现状?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 该从哪里着手?近期 , 本报采访人员深入茶园 , 走进企业 , 访问专家 , 寻找答案 。
产能:茶叶生产增速快于消费增速
据农业部公布的资料显示 , 今年我国春茶再获丰收 , 预计全国春茶总产63.1万吨 , 干毛茶总产值442.7亿元 , 同比分别增长3%和14.9% 。与茶叶产量和产值同步增长的还有新茶园面积 。
中国茶园面积 , 从1949年以来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 到2010年 , 全国茶园面积突破3000万亩 , 产量143万吨 , 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如今 , 世界上每2亩茶园就有1亩在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 , 今春全国茶园面积3202万亩 , 同比增加173万亩 , 增5.7% 。其中 , 投产茶园增加了112万亩 , 而待投产茶园近900万亩 , 也比去年增加了近100万亩 。
不断增加的面积和产量背后是产能过剩的隐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20012009年 , 我国茶叶产量年均增加6万多吨 。2010年 , 全国茶叶产量143万吨 , 内销105万吨 , 出口30.8万吨 , 深加工78万吨 , 基本持平;预计2015年 , 产量将增至170180万吨 , 尽管内销量将增至120130万吨 , 出口32.533万吨 , 深加工量1213万吨 , 届时仍可能出现部分茶叶积压 。
当然 , 茶叶产品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好 , 可以通过减少采摘来减少产量 , 但产能过剩一旦造成市场的积压 , 首先遭受损失的是茶农 。陈宗懋认为 , 产能过剩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从现在开始 , 茶叶生产必须转变理念 , 稳定面积 , 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 。
产业:标准茶园创建需要细化标准
单产、质量、品牌等因素都会影响茶叶生产效益 。2009年9月 , 农业部启动了茶叶标准园创建 , 提出了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加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五大目标 , 并于2010年发布了《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 , 对园地、栽培管理、加工、产品和质量管理等26项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标准园创建的带动下 , 全国一大批茶园通过新建和改造提升 , 完善了基础设施和质量安全保障 , 提高了茶农组织化程度和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 。据安徽省测算 , 2010年 , 标准茶园效益增长比例普遍达到30%左右 , 较全省平均增长比例高10%左右 。
在四川省峨眉山市 , 看到海拔上千米的标准茶园里黄板随处可见 , 每一地块里都有标示牌 , 标示着管理员的名字和管理规程;看到仙芝竹尖茶业公司的生产车间里 , 鲜茶进去 , 干茶出来 , 全程实现了清洁化、不沾地 , 陈宗懋很高兴 , 但依然对施肥、打药、加工等具体操作要求刨根问底 。
标准化管理 , 这个理念很好 , 但有标准才能实现标准化管理 。陈宗懋坦言 , 现在来看 , 良种化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 清洁化管理都有什么内容 , 产业化加工应该怎么加工 , 都还没有明确的标准 。标准茶园创建 , 需要进一步细化标准 。
充实完善标准园的创建标准 , 陈宗懋认为重点要抓住四个方面:一是迅速提高良种化水平 。目前我国无性系茶园比例不到50% , 国外能达到80%90% 。二是以全程清洁化解决质量安全问题 。三是低碳化 , 减少化肥施用量 , 选择清洁、低碳、高效的燃料与动力 。四是加工精细化 , 促进茶叶充分利用 。
产品:要平衡大众茶和名优茶的比例
近年来 , 在推进标准化、发展深加工的同时 , 各地在打造名优茶品种上更是不遗余力 , 然而 , 万家茶企不敌一家立顿也表明 , 从某种程度而言 , 中国茶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 必须停止在名牌与名茶、产值与文化之间的摇摆不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