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冒泡排序
这个名词的由来很好理解,一般河水中的冒泡,水底刚冒出来的时候是比较小的,随着慢慢向水面浮起会逐渐增大,这物理规律我不作过多解释,大家只需要了解即可 。
冒泡算法的运作规律如下:
①、比较相邻的元素 。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②、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 。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也就是第一波冒泡完成) 。
③、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④、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代码如下:
文章插图
本来应该是 8 轮排序的,这里我们只进行了 7 轮排序,因为第 7 轮排序之后已经是有序数组了 。
冒泡排序解释:
冒泡排序是由两个for循环构成,第一个for循环的变量 i 表示总共需要多少轮比较,第二个for循环的变量 j 表示每轮参与比较的元素下标【0,1,......,length-i】,因为每轮比较都会出现一个最大值放在最右边,所以每轮比较后的元素个数都会少一个,这也是为什么 j 的范围是逐渐减小的 。相信大家理解之后快速写出一个冒泡排序并不难 。
冒泡排序性能分析:
假设参与比较的数组元素个数为 N,则第一轮排序有 N-1 次比较,第二轮有 N-2 次,如此类推,这种序列的求和公式为:
假设数据是随机的,那么每次比较可能要交换位置,可能不会交换,假设概率为50%,那么交换次数为 N2/4 。不过如果是最坏的情况,初始数据是逆序的,那么每次比较都要交换位置 。
交换和比较次数都和N2 成正比 。由于常数不算大 O 表示法中,忽略 2 和 4,那么冒泡排序运行都需要 O(N2) 时间级别 。
其实无论何时,只要看见一个循环嵌套在另一个循环中,我们都可以怀疑这个算法的运行时间为 O(N2)级,外层循环执行 N 次,内层循环对每一次外层循环都执行N次(或者几分之N次) 。这就意味着大约需要执行N2次某个基本操作 。私信我,回复:学习,获取免费学习资源包 。
2、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
分为三步:
①、从待排序序列中,找到关键字最小的元素
②、如果最小元素不是待排序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将其和第一个元素互换
③、从余下的 N - 1 个元素中,找出关键字最小的元素,重复(1)、(2)步,直到排序结束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日本客人学习杭州棚等点茶法
- 3个小窍门让你轻松鉴别真假名表
-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建设现代山水茶都
- |晚春野钓,注意钓鱼路数有变化,牢记4钓4不钓,轻松连竿钓爆护
- 黄褐斑怎么去除,10个小秘招教你轻松去除
- 长眼角黄褐斑怎么办,教你4个方法轻松祛除
- 图解 SQL 中 JOIN 的各种用法
- 什么是算法?如何学习算法?算法入门的学习路径
-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及光学作图解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我在日交换留学生学习茶道体验日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