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归汉的故事梗概 文姬归汉的历史意义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文姬归汉 。
语义:原指东汉文坛泰斗蔡邕之女蔡文姬,在汉末动乱中,为南匈奴所获,在胡中12年,建安年间,丞相曹操怀念故人蔡邕,“痛其无嗣”,乃遣使以重金把她赎回,重嫁董祀,组建美满家庭,整理古籍,从事创作的故事 。用以表现曹操崇尚文化,爱惜人才的高尚品德,以及表现蔡文姬热爱静美家庭生活的高尚人品,以及对文化建设的巨大贡献 。
蔡文姬画像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董祀妻传》,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 。博学多才辩,又妙于音律 。适河东卫仲道 。夫亡无子,归宁于家 。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12年,生2子 。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
二、家学渊源,尽得父业
蔡文姬〔174—239年〕,名琰,字文姬,陈留郡圉县〔河南杞县〕人 。著名女性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又是杰出的整理古籍的学者 。
蔡文姬,自小便以“博学多才,妙于音律”而闻名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家庭教养与熏陶 。她父亲蔡邕是当世的文坛泰斗,集文学、音乐、书法之长于一身的旷世奇才,她家学渊源,尽得父业,所以,年纪轻轻的,就展露出过人的天赋,出众的才华 。
她6岁就能辩识琴音 。有天晚上,父亲在抚琴咏叹时,突然断了一根弦,文姬依据弦线断绝声音,准确听出是第二根,父亲以为是她偶尔蒙对了,就想进一步考考她,于是,故意又搞断了一根,文姬说:“这次断的是第四根 。”判断完全正确 。她自小聪慧,琴艺精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她辨琴的故事,还被载入古代启蒙读本《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成为引导一代代学子健康成长的榜样 。
15岁那年,父母作主,嫁到河东大户卫家 。卫家家世显赫,家道殷实,丈夫卫仲道也是个好青年,儒雅潇洒,文采风流,俩人志同道合,关系和谐,是一对美满的婚姻 。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两年,还没有子女,而仲道却因病去世 。痛失爱侣,郁郁寡欢,可卫家又责难她,恶言相待,她终日含泪,无法忍耐,便归宁娘家 。
才女蔡文姬
她家父母宽容大度,又有妹妹相伴,共读书、同习字、调琴自娱,聊以抚慰心灵忧伤 。其妹也颇似她,温淑聪慧,而命运特好,其后,她嫁给泰山大户羊家,丈夫羊衜〔dào〕风度翩翩,儒雅公子,她生有一子一女,都成大才,其女羊徽瑜,为司马师正妻,封景皇后
三、命途坎坷,被虏入胡
献帝初平中,权奸董卓被诛,蔡邕受牵连,被收监死亡 。一时间,家庭支柱摧折,蔡文姬无以为依,成天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 。
兴平中,大司马李榷与车骑将军杨奉,争劫献帝刘协,京都大乱 。属国南匈奴趁机叛变,派遣左贤王兴兵入侵河内地 。蔡文姬孤苦伶仃,无可奈何,不得不丢下父亲遗留的满架书籍,只带着焦尾琴,仓皇逃难,却不料为匈奴兵所获 。左贤王向来尊崇蔡邕,贪恋文姬才貌,他便以礼待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安抚文姬,劝她就地安身,而享受的竟然是王妃级的待遇 。
日子久了,文姬也终于想通,与其坐拥困境,无法摆脱,倒不如按单于之意,嫁左贤王,做他的侧妃,虽非正妃,也名正言顺,由单于诰封 。
就这样,在夫敬妻爱中,她在胡地生活了12年,生下俩子,长子还册封为王储;焦尾琴陪伴着她,忍受了风雪交加的苦寒岁月,消遣了母慈子孝的温馨时光,也熬过了思念故土的愁苦日子 。她又抚拨着琴弦,反复弹奏,对比酝酿,创作了长篇抒情曲词《胡笳》,计13拍 。
这首《胡笳》,是她借用胡地的胡笳音调,而创作的琴歌作品 。在随团归汉,重返故土的途中,她又完成了5拍,合称《胡笳十八拍》 。
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以感人的曲调与歌词,诉说她一生坎坷曲折的悲苦遭遇,反映战乱中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抒发思念祖国故土的眷眷深情,表达不忍骨肉分离的拳拳心意 。这首琴歌,成功地把胡笳的音调翻入弦琴曲,具有独特新颖的风格,全部歌词一气贯通,感情沉郁,结构完整,歌词与曲调又完美结合,和谐统一,是胡汉文化融合的典范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