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市场被欧美垄断,电源管理IC“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今年年底,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将达781亿元人民币,但国内80%的份额被欧美厂商垄断 。不过,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产业已呈现由美、欧、日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在国产替代思潮兴起的背景下,中国能否出现下一个德州仪器?”在2020年国际电子产业链对接大会上,大瞬科技商务发展副总裁毛洁萍女士向现场观众发问道 。

80%市场被欧美垄断,电源管理IC“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文章插图
近日,国务院出台半导体八大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企业十年免税的措施,该政策的出台带来了6万亿市值的产业重大利好 。毛洁萍认为在此背景下讨论国产替代,十分应景 。
 
国产电源管理芯片的发展前景模拟IC可以分为通用型模拟IC和专用型模拟IC,通用型模拟IC又可分为电源管理类和信号类,其中信号类又可分为数据转换芯片(AD/DA)、数据接口芯片、放大器等 。发展电源管理芯片对于提高整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对电源管理芯片的选择与系统的需求直接相关 。
80%市场被欧美垄断,电源管理IC“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文章插图
电源管理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大
据Semiconductor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65亿美元 。另有分析机构预测,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在2020年将达到781亿元人民币 。5G发展、消费电子需求激增,都持续推升了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 。但此前,中国电源管理芯片80%的市场份额被欧美厂商所垄断,未来国产替代的空间非常大!
 
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会出现“TI”吗?
80%市场被欧美垄断,电源管理IC“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文章插图
中国市场是否能出现下一个TI?
当前,消费电子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聚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都用到了电源管理芯片 。观察全球前十大模拟芯片厂商,中国企业没有一家上榜 。在国外,模拟芯片发展了很多年,一直是欧美企业的天下 。但其实,中国的电源管理芯片正处于上升期,我们有极其广大的空间 。TI的电源管理芯片主要应用在工业汽车电子市场,在消费电子市场中仅占有5%的份额 。
另外,笔记本电脑、手机、POS机、对讲机等终端消费品制造中心,正在向亚太和中国聚集 。中国台湾和大陆企业的竞争,已经让欧美企业跟不上形势 。近两年,欧美大型芯片设计企业逐渐在淡出民用消费市场,转向汽车级、工业级、军用市场 。该趋势给我们腾出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中小功率端的电源管理芯片方面 。
在此背景下,中国能否发展出一家“TI”,我们应该非常有信心地说‘一定能!’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挑战和未来将要应对的环境 。”毛洁萍表示 。
 
中国一定能复刻TI、ADI的成长路径在模拟设计行业,工程师的经验非常重要 。同时,该产业链对材料、制程工艺和经验的要求也非常强 。设计人员要有十年以上的经验,把握过量产甚至经历失败的过程,才能独立地完成芯片设计 。这需要设计师能够沉下心来,整个过程是日积月累的 。
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如TI、ADI等,都是伴随着产业增长、需求增长,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发展起来的 。例如ADI,90年代以前,该公司21%的营收来源于美国政府的工业和国防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 。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非常晚,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真正起步 。TI成立于1930年,到现在已经有70年的历史 。我国在近20年里,基本实现了国外40-50年的技术发展历程,该过程是我国不断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经验技术的过程 。到现在,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非常大,国内的需求也非常大,相信我们一定能复刻TI、ADI的成长路径 。
中国市场大约消耗了全球45%的芯片产品,但我国本土模拟芯片只占到全球模拟芯片10%的份额,且在技术上也相对较落后,所以中国模拟芯片的成长空间非常大 。毛洁萍解释说,随着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实体清单”被卡脖子,这正是给国产替代芯片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当然,目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坚信依靠这么好的发展条件,中国的“TI”一定能出现 。
 
大瞬科技能在国产替代中能做什么?“我们认为国产替代最先能在模拟芯片、RF芯片以及存储芯片上出现,大瞬科技专注于高端的模拟RF以及混合芯片的设计、研发和销售 。作为国产自主品牌的芯片设计公司,大瞬科技能为中国电源芯片行业做出什么贡献?”毛洁萍紧接着给出了回答,“我们可提供CPU DC/DC转换芯片、低功耗蓝牙芯片、手机快充芯片等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充电、手机快充、TWS耳机充电等领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