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都杭州与茶文化共兴盛

【宋都杭州与茶文化共兴盛】杭州的街道和运河,都相当广阔,船舶和马车载着 生活日用品,不停地来往街道上和运河上 。估计杭州所有 的桥,有一万二千座之多 。连接运河两岸主要街道所架的桥,都有高级的建筑技术,使桥身高拱,以便竖有很高桅 杆的船只可以从下面顺利通过 。高拱的桥身并不妨碍马车 通行,因为桥面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垫高 。它的坡度逐渐上升,一直升到拱桥的顶点 。
杭州城内有十个巨大的广场和市场,街道两旁的商 店,不计其数 。每一个广场的长度都在一公里左右,广场 对面则是主要街道,宽四十步,从城的这一端直通到城的那一端 。运河跟一条主要街道平行,河岸上有庞大的用巨 石建筑的货栈,存放着从印度或其他地方来的商人们所带 的货物 。这些外国商人,可以很方便地到就近的市场上交易 。一星期中有三天是交易曰子,每一个市场在这三天交 易的日子里,总有四万人到五万人参加 。
杭州街道全铺着石板或方砖,主要道路的两侧,各有 十步宽的距离,用石板或方砖铺成,但中间却铺着小鹅卵 石 。阴沟纵横,使雨水得以流入运河 。街道上始终非常清洁干燥,在这些小鹅卵石的道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一样 地,不停奔驰 。马车是长方形的,上面有篷盖,更有丝织 的窗帘和丝织的坐垫,可以容纳六个人 。
从二十六公里外的内海所捕获的鱼虾,每天被送到杭 州 。当你看到那庞大的鱼虾数量,你会想到怎么能卖完 。可是,不到几小时光景,就被抢购一空,因为杭州的居民实在太多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的作者是13世 纪欧洲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275年 他随父亲来到中国,回国后写下举世闻 名的《马可•波罗游记》,留下了关于13世纪的宋末元初杭州的繁华绚丽的记 忆 。
隋朝以来,东南经济逐渐得到 开发,位于大运河终点和钱塘江下游 的杭州是东南交通的枢纽,逐渐成为 物阜民丰、商贾辐辕的大都市 。1129年,宋高宗在金兵的大举进攻之下退 败到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1138年 正式定都于此 。于是,杭州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迁都以后,对杭州最直接的影响 便是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 。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女真贵族所占领,大批人民不愿意受女真族的统治,纷纷南下,迁往江南 。同时,因为杭州地处东南沿海,气 候温和,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也吸引了外地人的迁人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咸淳年间( 12651274),临安府的人口已达124万 。
南迁的人口中,有皇室贵族、官僚地主、军队官兵、商贾小贩、学者文人、 词人画家、手工业者、农民等等 。人口的大量增加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南迁来的各色人等为杭州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 繁荣和文化发展 。特别是占较高比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群体,对杭州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杭州的经济繁荣贡献了最重要的力量 。这一时期,杭州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国际大都 会 。
因为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杭州成为农副产品的主要市场,手工业蓬勃发 展,丝织业、印刷业尤其发达 。一方面,手工业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手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商业的繁 荣 。在150年相对稳定的时期中,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城内横贯南北的天街两侧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贸易的扩大,以及生活在城中 的王公贵族们奢华生活需求的推动,使得杭州商品贸易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繁荣 。
山水秀丽,旅游胜地
春天是杭州的旅游旺季 。经过近150年的精心治理和巧手打扮,南宋时的西 湖已经是山水如画、游人如织的风景名胜 。在杭州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南宋王朝,正是西湖基本定型的时期 。
早期的西湖只是用于农田灌溉和生活取水的湖泊,由于地质的原因,淤泥堆 积问题严重 。自唐代开始,西湖历经数次整治和疏浚,才渐渐有了新的面貌 。一次次的疏浚使得西湖面积扩大、水质净化,更重要的是,在对西湖疏浚开发的过 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西湖的美、创造了西湖的美,使其渐渐成为一处游览胜地并名扬天下 。
历代对西湖的疏浚整治中,最为著名的是唐宋大文豪白居易和苏轼所组织的 西湖疏浚工程和白堤、苏堤的修筑工程 。白居易被认为是开发西湖的第一位大功臣,1000多年前的西湖由于水利未修,一到下大雨,湖里的水就满溢出来,久旱 不雨又会湖水干涸,全无今日温柔妩媚的姿容 。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时,开展了大规模的西湖疏浚工程,还为西湖筑起了湖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