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路,峨眉茶区刚柔并济

【茶之路,峨眉茶区刚柔并济】核心提示:在茶人们身上,《茶之路》采访团队能够找到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而如今很可能已经丧失的精神:一种真挚的淳朴,纯粹为了做出一个好东西,纯粹为了“这是我喜爱和擅长的那件事情” 。在书中,人通过与自然的融合甚至角力,努力寻求那条隐约的平衡线,观照自然进而观照自我,凝结成的文字,最终呈现在了字里行间 。在茶人们身上,《茶之路》采访团队能够找到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而如今很可能已经丧失的精神:一种真挚的淳朴,纯粹为了做出一个好东西,纯粹为了“这是我喜爱和擅长的那件事情 。在书中,人通过与自然的融合甚至角力,努力寻求那条隐约的平衡线,观照自然进而观照自我,凝结成的文字,最终呈现在了字里行间 。川茶三大产区,蒙顶柔和,宜宾刚烈,峨眉则在二者之间,刚柔并济 。这是峨眉人对自家茶性格的评价 。
来峨眉之前,有人推荐我们去参观竹叶青公司的茶厂,设备从日本引进,十分先进,或是夹江的天福茶园 。我们放弃了参观大厂,乘坐一部破旧的出租车,翻越青衣江两岸的群山,前往黑苞山普兴乡 。在外界虽然不算出名,但峨眉茶区半数以上的茶叶,都由这里出产 。
华龙村,在黑苞山海拔800米以上接近顶峰处,山势比预期中更陡,多巉石 。有时茶园就在近乎垂直的崖边排排种植,颇似武夷山的岩茶山场 。
在峨眉喝的第一杯茶,是白芽 。肥圆的一芽一叶,如兰花般在高身玻璃杯中舒展舞蹈,嫩白叶色,中心一丝青绿叶脉贯穿 。入嘴先是柔和明净的清甜,伴随影影绰绰的鲜 。元代《文献通考》中已有白芽的记载:“蜀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广汉之赵坡、合州之水南、峨眉之白芽、雅安之蒙顶,土人亦珍之 。白芽旧时也称“雪芽,和宋徽宗《大观茶论》里写的“白茶类似,虽名“白却是绿茶,应是深山中野生茶树自然白化的产物 。唐代显庆年间重修的《昭明文选》中补注:“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 。今黑水寺后绝岩种茶,味佳而两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 。黑水寺僧人以此白化茶芽制作的茶,历史要比著名的安吉白茶早得多 。白芽发出的芽白中带嫩绿,叶片还是绿的 。我们喝到的这杯,是从野生古树和老川茶群体种中选育典型白化植株定型,在华龙村已成片种植,村民收摘后可以200元一斤的鲜叶价返销给做白芽的榜上有名茶业公司,这价钱在全国都算数一数二了 。
川茶比其他茶区,要早三个节气 。江浙清明前能不能开采,还要看天气 。这年,黑苞山是正月初六就开始采茶,抢早茶之先,能卖上好价钱 。到了春分,全芽细茶已采到尾声,茶农们就要准备开始做一芽两三叶甚至三四叶的炒青了 。一直做到九月,茶树才休养备冬 。清明前后的炒青,质量最好,夏茶最差,多出口 。而四川地区广受欢迎的“峨眉毛峰,主产地其实是在雅安蒙山后山一带 。
说到刚柔并济,我们喝的几泡茶,确实有外柔内刚、绵延不绝、性情倔强之感 。黑苞山坐落在雅安和峨眉气候带之间,多雨而多变,天气预报常常不准,老百姓习惯早起看天 。海拔800到1200米的茶园,土壤以富含火山灰的“豆末土为主,肥沃而有一定疏松度,还间杂了不少小石头 。海拔高,云雾亦多,昼夜温差大,造成茶叶内物质更丰厚,层次也就凸显出来 。枇杷桃树李树等果树间植,是这十来年的事 。而今树已亭亭,和茶园形成良好生态互补,能减少阳光直射,增加氨基酸生成,更增添了峨眉茶有花果香的说法 。清晨被山村新闻联播的喇叭声催醒,山谷间细雨蒙蒙,果树枝梢的新绿格外润泽,更觉出这片山水的富饶灵秀来 。
《茶经》开篇第一句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陆羽的年代,巴蜀之地就有双人合抱的大茶树 。而关于茶饮最早的文字记载《僮约》,也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彭州武阳 。立春一过,还没等到春分,川茶已萌发采制 。《茶之路》团队的访茶之旅,也就跟随春风的脚步,从四川开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