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斐|《杀不死的石家庄人》脸都不要了( 二 )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用那么多字 , 其实只为了写一句话:一个遗忘过去的民族 , 是没有希望的 。 万青歌里唱的那群人 , 他们不是时代的分母 ,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
他用歌词记录下上世纪末下岗潮中一个普通的家庭:
在国营药厂上班的男人、去百货商店购物的女人、在石家庄好中学上学的孩子 。 这曾是个有尊严的家庭 , 他们理应对未来抱有最大期待 。 石家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药企基地 , 从生产出第一针青霉素开始 , 能在石家庄的药企上班 , 不仅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 , 更多了种为新中国做贡献的荣誉感 。



这一切因为改革开放迎来巨变 。 国家对外开放 , 国营药企开始和国际药企巨头竞争 , 就拿“青霉素”来说 , 国营药企还在生产第一代 , 而国际药企已经升级到第三代 。 产品没有竞争力 , 工厂只能走向倒闭 。 这是改革开放的阵痛 , 从国家层面看打开门、向外看才有未来 。 但有些家庭 , 注定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
他们并非不努力 , 他们只是不幸运 。

万青歌词里的这一家人 , 是华北平原千万崩溃家庭的代表 。 “如此生活三十年 , 直到大厦崩塌” 。 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中一次次中重演 , 我们不能把这些人的悲剧命运仅仅归结于不幸 , 然后理所应当的遗忘 。 因为昨日的他们 , 也可能是明日的我们 。 我不怪那个坚持认为万青就是在唱正能量、并且认为自己正能量改编完全没问题的孩子 。 只能说他很幸运 , 出生在了一个经济腾飞的年代 。 他们的字典里还没有失业的恐慌、没钱买粮的饥饿、为了一口吃的只能低三下四咬紧牙关忍住的泪 。 他可以搞不懂现在还去一遍遍唱、一遍遍提有那些过去的“负能量”何意义?怎么就不能正能量起来呢?
我只是鄙夷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大人 。 这首歌从立意到制作完成经过了这么多人 , 难道就没一个人发现有问题吗?还是这只是针对孩子们特殊的“正能量宣传”呢?把万青的一首歌改成正能量没问题 , 这世界一切都可正能量 。
但那么努力抹除负能量 , 有没有想过有一天 , 自己也会被作为负能量抹除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