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最好的解释 文化的概念


对文化最好的解释 文化的概念

文章插图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最佳解释)
大家好,这是小波读书 。今天看到有人问“什么是文化?” 。事实上,我们经常谈论“文明”和“文化”这两个词,但很少想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在百度百科上查一下这两个词的解释,其实很模糊或者很接近,但是文明和文化是一样的吗?当然有区别 。

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在《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中对这两个词做了详细的分析 。这两个词在英语词典中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文化”和“文明”都是指文明和文化,但在汉语中其实是不同的 。
首先,从词源上看,文化有“栽培”和“种植”的含义;文明“文明”来源于“民间”,词源不同,差异较大 。
其次,从反面来看,“文化”的反面是无知,主要指思想、精神、意识层面,相对隐蔽 。比如我们常说某人“没文化”,大概就是说这个人素质不高,品德不好,只是你看不出来而已 。“文明”的反义词是野蛮 。文明和野蛮其实都是行为,是外显的,显而易见的 。比如我们常说的“某某不文明”,比如在公交车上不让座,不遵守规则,不排队等等,都是不文明的行为 。

当然,这是狭义的,“文化”代表的是隐藏的、内在的、思想的、精神的、自觉的东西 。“文明”代表一个外显的、外在的、物质的、行为的层面 。
但从广义上讲,文化其实包括文明 。季羡林老师说,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自身的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积极的东西 。比如相对晦涩的汉字、语言、神话传说、民俗,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比如青铜瓷器,四大发明,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人类创造的有意义的东西,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叫文化 。
季羡林老师说,西方人常说“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古希腊文明”等等 。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把人类7000年来创造的文化归为23种文明,但在中国,我们应该用“文化”而不是“文明” 。现在我们天天讲弘扬中华文化,但是很多人混淆了信息资源网这两个概念 。

季羡林老师说,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物质的部分,心物结合,心物结合 。这个怎么理解?物质部分其实很好 。我们可以看到感性的东西,比如中国的书画,艺术品,瓷器制品,这些都是物质的部分 。而心物结合的部分,指的是自然与社会、社会组织体系等理论 。心的部分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核心,指的是一种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等 。这是心的部分,比如我们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自然法”,都是心的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这三个层次,从物到心,从外到内,从外到内 。
此外,季羡林先生将世界文化体系分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欧美文化四大体系 。前三种也叫:东方文化,后者叫“西方文化” 。其中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都属于中华文化圈,从希伯来到现在的穆斯林文化就是伊斯兰文化圈 。印度自成体系,以佛教为基础,形成自己的文化圈;从古希腊到今天的欧美,可以称之为欧美文化,或者西方文化 。

东西方文化有什么不同?季羡林老师说,文化上除了物质与心、物的结合,其实最重要的区别体现在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式上 。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东方文化更注重综合 。什么是分析?什么是整合?简而言之,分析就是“一分为二”,更擅长逻辑分析,哲学上更理性,强调个体或部分;综合则是“合二为一”,强调概括和归纳 。从哲学上讲,更多的是经验主义,强调整体和大局 。
东方文化的特点是思维全面 。可以总结为两句话:整体观念和普遍关系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既看到树,又看到森林 。
西方分析的特点是:分析性思维,抓材料,刻苦分析,通过一个信息资源网分析基本粒子 。还能再分吗?在这里,科学界和哲学界存在意见分歧 。一派主张物质无限可分,另一派主张物质有限 。这种分析性的思维模式,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用医学打个比方,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信息资源,而中医讲究的是一般的调理,而不是针对性的用药 。
今天讲了这么多关于“文化”的内容 。如果你想更详细地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推荐你去读季羡林的《谈东西方文化》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阅读”,我们的下篇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