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版)石亭绿茶系列故事十_石亭传承

【(闽南语版)石亭绿茶系列故事十_石亭传承】

(闽南语版)石亭绿茶系列故事十_石亭传承

文章插图
石亭绿茶系列故事
石亭传承
(闽南语版)石亭绿茶系列故事十_石亭传承

文章插图
石亭绿茶
力             彑
-?-
咱顶集讲了石亭绿茶被作为“国礼”随周恩来总理参加了“万隆会议” 。通过咱顶面介绍了很多与石亭绿茶有关的故事 , 相信观众朋友会加深对古城丰州和石亭绿茶的认识 。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的 ,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 , 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 , 一个地方的富裕繁荣 , 一个家族的开枝散叶 ,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 。古城丰州是南安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 它里面蕴藏着很多丰富的历史宝藏 , 做为南安人 , 如果对丰州古城一无所知确实是一个遗憾 。俺讲这些故事的目的 , 就是要引起大家对古城丰州的兴趣、关注和喜爱 , 把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先人留存下来的精神物质财富挖掘出来 , 并予以发扬光大 , 使我们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石亭绿茶只是丰州古城悠久灿烂文化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 , 它的故事还有很多 , 由于时间的限制 , 就不能一一多讲 , 咱今啊日要讲石亭绿茶最后一集:石亭传承 。
石亭绿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 , 兴盛于唐、宋至明、清 , 茶叶生产一直长盛不衰 , 就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 , 仍然驰名中外 , 1952年被农业部定为名茶 , 1955年作为国礼参加“万隆会议” , 1960年中国土特产进出口公司将石亭绿茶作为“出口名茶”由厦门口岸出口 。但是由于时世变化 , 石亭绿茶在规模生产、技术更新、推介宣传等方面较为滞后 , 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节拍 , 使“名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所逊色 , 造成产量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经济效益低下 , 严重影响到茶农生产的积极性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 , “石亭绿茶”面临着重重的危机 。不过 , 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已意识到抢救和振兴“石亭绿茶”的严峻性和必要性 , 进行了艰苦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努力 。在这当中 , 不能不提到一个人 , 他就是傅实公第三十五世孙、福建省傅氏联谊会执行会长、泉州海内外傅氏联谊会执行会长、丰州桃源村党支部书记傅瑞典先生 。他将振兴“石亭绿茶”作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传承家族优秀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办法 , 矢志不移、奋斗不止 , 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唱起了“三部曲” 。
第一部曲 , 叫“抱团取暖” 。咱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戏馆猪母也会打拍” , 这句俗语虽然粗俗一点 , 却说明一个道理 , 那就是“环境氛围”对人和社会产生影响的重要性 。同款 , 一个“品牌”和产业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 就“石亭绿茶”而言 ,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 , 很多茶农受龙眼价格高涨的利益驱动将茶园改种龙眼园 , 而且受外出“打工潮”的影响 , 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 , 只剩下一些老年人用淡薄“破烂工”管理茶园 , 茶园日渐荒芜 , 再加上传统的“石亭绿茶”制作工艺非常耗时繁琐 , 产量非常有限 , 又没人收购 , 价格很低 , 这种延续千年的“名茶”濒临消失的边沿 。这时 , 经过军旅生活磨练的傅瑞典先生以振兴家乡经济为己任 , 以“第一个敢吃螃蟹”的精神承包了村里的茶园 , 并以自己为示范 , 带动其他村民重视和发展茶叶生产 。2002年 , 他团结其他茶农成立了“南安市桃源石亭茶果场” , 严格把好种植、生产、销售每个环节 , 以保证石亭绿茶的质量 。2009年 , 又发起成立了南安市石亭绿茶研究会 , 吸引村里50多户农户加入 , 由研究会统一收购茶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通过逐步的推动发展 , 目前茶园已发展到一千多亩的规模 , 每年年产石亭绿茶达5万斤左右 。
第二部曲 , 叫“打造品牌” 。咱闽南还有一句俗语:“万银卖没亲生仔” , 这句俗语也有淡薄粗俗 , 但也说明一个道理 , 因为亲生仔是“真本正料” , 不是“冒牌货” , 其实也说明了“品牌”的重要性 。出于保护历史名茶的考虑 , 傅瑞典先生在成立茶果场后就开始注册品牌 , 申请“九日山”商标 。而且还先后通过了QS认证、绿色产品认证 , 并多次参加茶叶品鉴大赛 , 屡屡获得奖项 。2009年 , “石亭绿茶早采优质栽培技术开发研究与推广项目”被泉州市科技部门正式立项 , 予以认定和推广 。2008、2009年“南安市桃源石亭茶果场”被南安市政府定为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及重点建设项目 。2012年 , 石亭绿茶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南安石亭绿茶与安溪铁观音等其他名茶一样 , 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通过打造“品牌” , 使石亭绿茶影响力、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得到大大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