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在山水画方面的一大创造 宋代山水画背后的山水精神( 三 )


宋 青枫巨蝶图页 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cm,横24.2cm
嫩绿色枫树一株,枝叶婆娑 。一只赭黄色巨蝶从右上侧凌空飞临,与枫叶构成平衡的对角关系 。更有鲜红色瓢虫伏于枫叶之上,十分俏皮 。细线勾勒,笔若游丝,使蝶与枝、叶的形态皆极轻倩灵秀;设色淡雅明快,红、绿、黄对比鲜明,给人以清新出尘之感,不落浓艳俗套 。
宋 林椿 葡萄草虫图页 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6.2cm,横27cm
葡萄累累垂挂,蜻蜓、螳螂、蝈蝈、蝽象伏于藤蔓绿叶间 。昆虫以双勾填彩法绘制,在色彩上,敷色轻淡,葡萄藤的藤尖点染红色以示其新生初发之嫩,叶子的边缘略以褐色渲染,表明叶片饱经浓霜重露之貌 。
宋 朱绍宗绘,菊丛飞蝶图页 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7cm,横24.4cm
丛菊盛开,灿若文锦 。虽是篱边野景,却饶富贵气象 。蜜蜂逐花而至,蛱蝶上下翻飞,为画面增添了动感 。花瓣、叶片的勾染皆极为精工,花心用白粉点染,立体感很强,望似凸出于绢素之上 。
花鸟与山水相结合是南宋花鸟画的一大特色 。北宋时期以崔白为代表的花鸟画家即已开始注重表现禽鸟之间的呼应关系 。南宋时期,画家马远吸收了山水之法画花鸟,在构图上摒弃了北宋时的中景布局,以边角取景,被时人称为“马一角”,寥寥一角,微微一隅,将花鸟与山水和谐地结合为一体,意境幽远,给人留以更多的想像空间,成为当时花鸟画创作的新时尚,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画面中禽鸟形象生动,山水静逸优雅,二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营造出大自然和谐安宁的氛围,体现了南宋画家对自然生灵敏锐的艺术感悟力 。
南宋 荷塘鸂鵣图页 绢本,设色,纵16.8cm,横21cm
烟雾迷濛,一曲清溪,两岸夹植杨柳,间以红花 。溪中莲叶点点,鸂鵣戏水,其乐融融 。一行白鹭破空飞向远方,将观赏者的视线引向画外;蜿蜒的清溪,则将视线推向了画景深处 。小小的册页画中略用了深远与高远的画法,就使画面意境达到了深远的效果 。
南宋 寒塘凫侣图页 绢本,设色,纵16.6cm,横20.8cm本
塘岸土坡,一棵白梅斜出,枝上梅花怒放,枝下茶花、水仙盛开 。两只野鸭嬉戏于水中,顾盼生姿,逗人喜爱 。对岸土坡败苇稀疏,两只蓝色的小鸟前后相随飞向远方,从而把观赏者的视线引向画外,达到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
宋 马远 梅石溪凫图页 绢本,设色,纵26.7cm,横28.6cm
画面呈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 。
宋 乌桕文禽图页 绢本,设色,纵27.5cm,横26.9cm
雪后溪边,天色晦冥,老梅初放 。树栖绶带鸟一双,毛羽绚烂 。树下溪流湍急,水花飞溅 。岸石上覆盖积雪,画家以水墨烘染阴天,以白粉表现积雪,以流畅的曲线描绘流水,最为独特的是为了表现溪岸岩石为水冲蚀形成的蜂窝之状,另创皴法,前此未见 。
宋 霜柯竹涧图页 南宋,绢本 设色,纵27.5cm,横26.9cm
山间冬季景色,天阴欲雪,霜柯临水,柯下溪涧奔流,水花飞溅,远处竹林葱茏 。两只山鸟栖于枝头,眺望远方,将观赏者的目光引向画外,从而收到画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
宋 松涧山禽图页 绢本,设色,纵25.3cm,横25.3cm
古松苍劲,枯藤缠绕,怪石嶙峋,山泉奔流而下,水花飞溅 。山鹊或凌空飞鸣,或栖止啄食于山涧之中、树石之上,形象生动 。松干用浓墨画出,松针以花青勾染,竹叶采用严谨的双钩填色法描绘,而山石则用淡青加墨皴染,使之富有坚硬的质感 。
宋 红梅孔雀图页 绢本,设色,纵24.4cm,横31.6cm
溪边春色,梅花盛开,两侧辅以山茶、古柏、翠竹、迎春 。孔雀一对,雄者栖于树干,回首梳翎;雌者倘佯岸边,低头觅食 。毛羽斑斓,与花树汇成一片绚烂春光 。此图难能之处,在于布局繁密,但杂而不乱;设色富丽,但艳而不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