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短视频:醉心流量是陷阱,追求质量是坦途

作为网络文艺的重要表现形态,网络短视频在网络流量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也为其长远发展埋下隐患 。“要流量还是要质量”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两难的选择 。网络短视频要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亟待从困境中突围 。

网络短视频:醉心流量是陷阱,追求质量是坦途

文章插图
作为“因网而生”的文艺形态,网络短视频与网络流量具有天然的黏合性
网络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打开网站地址的人气访问量,是用来描述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和用户所浏览的页面数量的指标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通过获取客户、积攒流量等快速扩大数字市场空间,并由此催生了流量红利 。当流量与金钱挂钩时,流量经济就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整个文化生态,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改变了网络文艺形态,催生出网络短视频等新的文艺类型,在推动网络短视频呈现出千姿百态样貌的同时,也促使流量经济的观念和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 。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艺的传播与流行离不开流量的加持,流量大小也因此成为衡量网络文艺作品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形成全球最为庞大的数字社会,这为网络文艺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社会基础 。反过来说,网络文艺的快速发展也积蓄了网络流量势能 。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88亿,占到了整体网民的87.8%,还有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生活方式,庞大的网络短视频用户数量蕴藏着巨大的网络流量潜能 。
网络短视频作为“因网而生”的文艺形态,与网络流量具有天然的黏合性,两者互促共进就能迎来共同的“红利期” 。可以说,正是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更新迭代,改变了传统文艺形态,催生了网络短视频,“互联网+文化”释放出文艺新动能 。而伴随着文字数码化、阅读网络化、观看竖屏化的发展,以及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兴文艺群体的出现,网络综艺、网络视频、网络剧目、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形式异军突起,网络流量的潜能得以充分释放 。
依靠网络流量,无数网络视频作品得以快速传播,网络短视频这个行业实现爆炸式增长 。只是,流量经济为网络短视频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能否真正为网络短视频带来创新和进步呢?
重快轻慢、重形式轻内容、重颜值轻价值,导致流量稀释质量
比如,网络短视频普遍存在重快轻慢的问题 。流量是以单位时间为尺度的 。从经济角度考量,生产高质量产品往往意味着成本高、时间长、见效慢,而生产中低质量产品则成本低、时间短、见效快 。受流量经济的驱使,为了使产品尽快兑现,“慢工出细活”仿佛已经不合时宜,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成为时髦,“短、平、快、粗、浅、烂”的网络短视频产品层出不穷,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 。在平台助推和直播打赏、流量变现等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优质的短视频,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搬运工”和“剪刀手”稍作处理,成为吸引流量的工具 。在“翻拍文化”“翻拍热”的躁动下,一些被玩坏的“老梗”“旧梗”如变奏曲般现身网络,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乏味、无聊 。
重颜值轻价值是另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 。流量是以关注量为基准的 。网络短视频的发展变迁呈现出诸多特征,其中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非常看重颜值,所谓“颜值即正义”“三观跟着五官跑” 。不少网络短视频用突破常规的方式博眼球、博出位,炒作流量明星“养成记”,“大美女”“小鲜肉”受到追捧 。在这股潮流的裹挟之下,病态审美风潮呼啸而至,一些网络短视频逐渐浮于表面 。不少网络文艺创作者将作品画面和演员颜值看作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而搁置了作品的思想价值要求 。不少网络短视频作品看似外表精美化,实则思想空心化,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落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窠臼,成为徒有其表的花瓶 。
优质内容和过硬质量是生命线
网络短视频借助网络流量获得“野蛮生长”,而如何“健康成长”更是一个大问题 。一味信奉“流量至上”“粉丝经济”,虽然可以获得一时的眼前利益,但从长远看,消耗的却是短视频的生命力 。一味搞“流量漫灌”,看似增加了网感和“爽感”,实则丢掉了质感,不利于网络文艺的可持续发展 。相比流量,质量才是网络短视频的生命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