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 , 佛教禅宗不仅对我国的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的制作技术的发展 , 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而且由于禅茶精神对整个中国茶文化的渗透与普及 , 大大提高了茶文化的美学境界 , 这种境界首先体现在佛教茶文化的每一环节内 。由此 , 中国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 品味也大大提高 , 可见禅宗的功劳之大 。
禅僧高士能悟得禅理、茶性之间个中之昧 , 与其本身的修养及其美学境界有关 。他们注重精神追求 , 淡泊物质享受和功利名份 。这是他们得以保持那份清纯心境 , 以随时进入艺术境界的前提 。因而 , 碾茶过程中的轻拉慢推 , 煮茶时的三沸判定 , 点茶时的提壶高注 , 饮茶过程中的观色品味 , 都借助事茶体悟佛性 , 喝进大自然的精英 , 换来脑清意爽生出一缕缕佛国美景 。(梁子《中国唐宋茶道》)这是一种纯粹的美的意境 。
佛教对各类行茶仪式的美学升华 , 一方面是由于茶事活动的普遍展开 , 场所日益增多 , 交流传播日益广泛 , 因而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 又因出现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热心茶道的禅僧 。此外 , 茶器的日益精良 , 也必然地推动着这一美学化的进程 。
活动的繁复与经常化 , 必定锻造出一些禅茶高手 。精于茶事、通晓茶礼的高僧 , 历代以来都不乏其人 。如五代十国时的吴僧文了 , 精熟煮水烹茶之道 , 技艺几达神妙之境界 , 人称汤神 , 被授予华定水大师上人称号 。而人称诗僧的皎然 , 一生与茶为伴 , 不仅通晓茶事 , 熟悉茶礼 , 进而达到崇茶、恋茶的境界 。历代诗僧中他写的茶诗最多 , 莫不具美学意味;其三饮便得道之句 , 千古流传 。他的诗论《诗式》 , 描述了许多优美诗境 。这与其一生爱茶入迷 , 从而心有灵犀诸艺相通不无关系 。宋代的南屏谦师 , 悟性特高且精于茶事 , 自称对茶得之于心 , 应之于手 , 非可以言传学到者 。当然 , 最值得称道仍要数茶圣陆羽 , 他从小在寺院长大 , 佛教精神早已在心灵中播下种子;成年后亦时常出入寺院 , 因此尽管人非僧人 , 但却饱尝茶禅一味之境界 。《茶经》中的思想主旨精与俭 , 深中佛教肯綮 。
其实那一套套顺应佛教仪轨的茶道形式--寺院茶礼 , 正是适应禅僧们的集体生活而必然形成的严格要求 。其时 , 对于这些寺院禅僧 , 每日早起盥洗后 , 先饮茶再礼佛:坐香习禅时 , 每一支香毕开静后 , 即饮茶益思 , 这套早巳成为定规 。此中 , 我们注意到的是坐香习禅与饮茶益思的对应 。看起来非常自然 , 其实却包含了美学意味 , 须知香赏正与茶事相互感通 。香是佛界中须臾不可缺少者 , 大约是因为它对于进入佛的境界有无可比拟的功能 。维摩诘经文有记载:尔时 , 维摩诘问众香菩萨 , 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 , 无文字说 , 但以众香 , 令诸天人得入律行 。菩萨各各坐香树下 , 闻斯妙香 , 即获一切德藏三昧 。得是三昧者 , 菩萨所有功德 , 皆悉俱足 。其实 , 人类用香料作为祭祀、香赏、礼仪等场合 , 历史久远 , 它对人的精神、情趣、境界有明显的作用 。屠隆的《考磐馀事》 , 不仅描述了它的功用 , 还结合了啜茗来加以阐明:
而茶本身亦具有真香 。《大观茶论》云:茶有真香 , 虽为龙脑、麝香亦不能比 。张源的《茶录》亦云:茶有真香 , 有兰香 , 有清香 , 有纯香 。表里如一纯香 , 不生不熟曰清香 , 火候匀停曰兰香 , 雨前神具曰真香 。在烟雾缭绕的氛围中品茗 , 更能生发禅意 , 净心自悟 , 获得洗尘心、涤心原、开烦襟、脱世缘的超越感 。当然 , 它同时是对禅僧们的美感的直接考验 , 因为它需视觉、嗅觉、味觉的联合 , 需要长期训练 , 才能有较高的美感体验 。
推荐阅读
- 禅茶味 何为禅茶
- 解读,禅茶味 禅与茶的关系
- 禅茶味 寒冬里 烹茶扫雪
- 黑茶第三种味,禅味
- 什么是禅茶 什么是茶禅 有区别吗
- 如何挑选蒲菜
- 几片树叶如人生 几分禅意 几分安静
- 捧盏白茶 品种禅悦
- 茶韵,人生况味
- 如何挑选刺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