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茶叶伴随漳州的发展走上历史舞台

中国是茶的故乡 , 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 对于漳州茶叶 , 我们从时间上来看 , 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文中有关漳州茶叶的记载 , 相传唐朝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漳州 , 漳州茶叶得以走进历史舞台 。
【漳州茶叶伴随漳州的发展走上历史舞台】由于漳州自宋代才开始修地方志 , 而漳州地区各县的县志从明代才开始修纂的 , 因此 , 宋代以来有关漳州茶叶的文字记载日见丰富 。宋淳熙五年(1178年)的《临漳志序》提及漳州物产就有其所以衣食给用者则入有粮、棉茗之类 。漳州通判王炜在《清州十咏》风土中记述:麦收正月尽 , 茶摘上元前 , 绿笋供春撰 , 黄焦入厦筵 。此外如周必大(11261204)的《次王少府送焦坑茶韵》、李纶的《临漳志》等均有种茶饮茶的文字记载 。
漳州人好饮茶 。自古以来漳、泉各属 , 俗尚功夫茶 。器具精巧 , 壶有小如胡桃者 , 名盂公壶 , 杯极小者 , 名若琛杯 。茶以武夷小种为尚饮必细啜久咀 , 否则相为嗤笑 。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宋时中国茶叶发展重心南移 , 唐时茶叶生产还不曾发展的闽南一带 , 明显地活跃和发展了起来 。
《太平寰宇记》(乐史撰 , 约公元987年)对中国南方产茶的记载 , 其江南东道载:福州土产茶漳州土产腊茶 。
腊茶是腊面茶的简称 , 即团茶、饼茶焙干以后 , 用蜡状的粥液结面保存 , 实际上即团茶或饼茶 。据元朝中期刊印的《王祯农书》解释:时茶叶有茗茶、末茶和腊茶三种 。所谓茗茶 , 即有些史籍所说的芽茶或叶茶;末茶是先焙芽令燥 , 入磨细碾而成 。这三种茶 , 以腊茶最贵 , 制作最不凡 , 所以此品惟充贡茶 , 民间罕见之 。
人们常说 , 早晨起来七件事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把茶和柴米油盐相提并论 , 可见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 漳州人强调茶要沏浓 , 俗谚云茶着食厚 , 某着娶老 , 他们很少喝红茶、绿茶、花茶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