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的四个时代

【日本茶道的四个时代】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日本列岛 。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 。汉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
下面分四个时期来叙述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
一 奈良、平安时代
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初期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 。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
与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同船回国的弘法大师空海,在日本弘仁五年(公元814)闰七月二十八日上献《梵字悉昙子母并释义》等书所撰的《空海奉献表》中,有茶汤坐来等字样 。
《日本后记》弘仁六年(公元815)夏四月癸卯记事中,记有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的事 。永忠在宝龟初(公元770年左右)入唐,到延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才回国的,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 。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种植茶树,每年都要上贡 。《拾芥抄》中更近一步说,在当时的首都,一条、正亲町、猪熊和大宫的万一町等地也设有官营的茶园,种植茶树以供朝廷之用 。
日本当时是如何饮茶的?从与永忠同时代的几部汉诗集中可以发现,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完全一样 。《经国集》有一首题为《和出云巨太守茶歌》描写了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独对金炉炙令燥),然后碾成末,汲取清流,点燃兽炭(兽炭须臾炎气盛),待水沸腾起来(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点吴盐,味道就更美了(吴盐和味味更美) 。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罢余香处处薰) 。这是典型的饼茶煎饮法 。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 。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的文化 。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时其中最高雅的文化 。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 。嵯峨天皇也有茶诗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献诗》等 。
弘仁茶风随嵯峨天皇的退位而衰退,特别诗由于宇多天皇在宽平六年(894),永久停止谴唐使的派遣,加上僧界领袖天台座主良源禁止在六月和十一月的法会中调钵煎茶,于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中断 。但在十世纪初的《延喜式》中,有献濑户烧、备前烧和长门烧茶碗等事的记载,这说明饮茶的风气开始在日本流传 。
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 。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日本虽于九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以后一度衰退 。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 。
二 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一) 镰仓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 。荣西两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个月,1191年回国 。荣西得禅宗临济宗黄龙派单传心印,他不仅潜心钻研禅学,而且亲身体验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 。荣西回国时,在他登陆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 。荣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种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现了名为石上苑的茶园 。他还在九州的圣福寺种了茶 。荣西还送给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将其种植在寺旁 。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长,所产茶的味道纯正,由此被后人珍重,人们将拇尾高山茶称作本茶,将这之外的茶称为非茶 。
荣西回国的第二年,日本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成立 。掌握最高权力的不再是天皇,而是武士集团首领源氏 。政治的中心,也由京都转移到镰仓 。建保二年(公元1214年),幕府将军源实朝醉酒,荣西为之献茶一盏,并另献一本誉茶德之书《吃茶养生记》 。《吃茶养生记》分上下两卷,用汉文写成,开篇便写道: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 。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叙了当时的末茶点饮法 。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导致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 。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 。自荣西渡宋回国再次输入中国茶、茶具和点茶法,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 。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