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与各少数民族风俗

【普洱茶与各少数民族风俗】思茅地区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澜沧和孟连 , 其他县市和西双版纳有少量分布 , 全区1990年有人口13.7万人 。佤族人喜欢嚼槟榔、抽草烟、喝浓茶 。佤族盖新房 , 要举行贺新房仪式 , 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 , 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 , 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 。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 , 冲茶方式也很特别 , 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糊 , 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 , 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 。初饮者 , 感到苦涩难咽 , 过几分钟 , 一股甜味又回荡口舌 。喝一杯浓茶 , 便可长时期解渴 。佤族外出劳动或远行而归 , 都要煮浓茶喝 。澜沧文东佤族在订婚进行到第三天 , 抢姑娘杀鸡看卦的地亚时 , 未婚夫和媒人 , 要请上一个招拉姆帮忙的人 , 带上一束芭蕉、一包茶叶、一包烟和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家 , 同时正式向姑娘的父母求婚 。送订婚礼都帕时 , 礼品中也必须送有茶叶 。送结婚礼结拉时 , 礼品中也要有一斤茶叶 。举行婚礼汝戛包时 , 请来吃酒祝贺的人要送礼物 , 礼物中一定要有一碗米、一包茶叶、一块盐巴 , 礼物只能是单数 。澜沧文东芒堆佤族特别重视茶礼结拉 , 他们有喝茶种茶的传统 , 在田边地头和寨子的水源头都有古老茶园 , 芒堆人的格言说:野茶是奶 , 家茶是母 , 他们认为没有结拉茶礼就不能结婚 。佤族丧葬实行土葬 , 老人死后 , 用麻布裹尸后停放在主火塘左边 , 晚上在魔巴带领下 , 众人围火塘跳布朗隆归舞 , 亲友带一瓶酒、一包茶作为丧礼 。在佤族文化的各种歌谣中 , 常常用拟人和比喻、隐喻手法来抒发人的喜怒衰乐和悲欢离合情杯 。其中 , 茶叶、甘蔗、槟榔、芭蕉、葫芦、田地房屋、山川竹树等都是歌谣比兴的对象 , 茶叶就是常用的比喻、隐喻物种 。
思茅地区的傣族 , 主要分布在景谷、孟连、澜沧、江城、墨江、普洱、思茅、西盟、景东、镇沅等县 , 1990年人口12.6万人 , 西双版纳州27万人 。傣族喜爱饮茶 , 在住房内设有煮饭、烹茶、取暖用的火塘 , 架有铁打的三脚架 。昔日的景谷傣族土司家还有专为土司烧茶的茶房 , 在勐卧大寨有一户种的一份田是土司授予的茶房田 , 种煮茶田的这户人家专管为土司煮茶倒水 。江城土卡河的傣族男女双方相互有感情后 , 要告诉父母 , 由父母代托媒人去说亲 , 一般要去三次 , 每次去说亲都要捎带一些烟、酒、茶等礼物 。西双版纳傣族订婚的聘礼 , 一般男方以蜡条两对 , 礼银40至100元 , 大小不等的银碗两个 , 蕃欢筵席若干桌、槟榔一串、茶两瓶、盐一瓶、糖四瓶 。举行结婚仪式时 , 由媒人及亲友偕同新郎捎带宰杀的全猪一头、酒二十斤、蜡条两对、槟榔一串、茶、盐、糖各若干 , 以及和赠给新娘的衣裙、包头等 , 前往女家迎新 。傣族的婚俗和日常生活 , 总是有茶相随 。
思普区的彝族支系有阿列、蒙化、倮倮泼、香堂、聂苏、拉乌等 。在景东、镇沅、景谷、普洱、江城县等均有分布 。
1990年全区彝族人口37.6万人 , 西双版纳州彝族人口3.9万人 。彝族有热情好客的传统风尚 , 每当客人临门 , 主人便沏茶、敬烟、热情招待 , 态度亲切 。日常生活喜食酸辣味 , 喝浓茶、饮白酒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 , 各家都要到田头地脚 , 摆上米饭、茶酒、鸡肉、插上香火 , 献祭天神、地神和五谷 。阿列人谈婚提亲过火龙酒后 , 男方家要用上烟、酒、糖、茶、肉和衣服等礼物到女方家吃定亲饭 。蒙化人吃过定亲饭后的婚礼聘礼中 , 男方除要拿一头百斤以上的过礼猪给女方外 , 还要2坛酒、60斤大米、8样蔬菜、2斤茶及盐巴 , 来和亲娘的嫁妆 。蒙化人种茶叶 , 过去有冬季借钱待次年春季用春茶抵还之俗 。倮倮泼说亲合八字合上后要带一只鸡、一丈六尺布、米、酒、肉、茶、烟等礼物到女方家认亲 , 女方家请吃定亲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