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茶具随着喝茶世俗化而大放光彩

【清代茶具随着喝茶世俗化而大放光彩】到了清代,传统的六大茶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已全部形成,茶叶的内销及外销都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各地茶馆林立,民间喝茶更加普遍,茶具正走向世俗化,由此社会对茶具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 。明陈用卿款紫砂壶 。在清代时期,随着中国茶类六大品种的产生,相关的泡制方法及冲泡茶器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其中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包括清时的茶盏及盖碗,及脱胎漆器的相关发展也形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风格特色 。
清代的茶盏(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 。清时的茶盏,康熙、雍正、乾隆时盛行的盖碗,最负盛名 。盖碗由盖、碗、托三部分组成 。盖呈碟形,有高圈足作提手;碗大口小底,有低圈足;托为中心下陷的一个浅盘,其下陷部位正好与碗底相吻 。清代瓷茶具精品,多由江西景德镇生产,其时,除继续生产青花瓷、五彩瓷茶具外,还创制了粉彩、珐琅彩茶具 。
清代的江苏宜兴紫砂陶茶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 。康熙年间宜陶名家陈鸣远制作的梅干壶、束柴三友壶、包袱壶、番瓜壶等,集雕塑装饰于一体,情韵生动,匠心独运 。制作工艺,穷工极巧 。嘉庆年间的杨彭年和道光、咸丰年间的邵大亨制作的紫砂茶壶,当时也是名噪一时,前者以精巧取胜,后者以浑朴见长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任溧阳县令、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传说他设计了新颖别致的十八壶式,由杨彭年、杨风年兄妹制作,待泥坯半干时,再由陈曼生用竹刀在壶上镌刻文或书画,这种工匠制作,文人设计的曼生壶,为宜兴紫砂茶壶开创了新风,增添了文化氛围 。乾隆、嘉庆年间,宜兴紫砂还推出了以红、绿、白等不同石质粉末施釉烧制的粉彩茶壶,使传统砂壶制作工艺又有新的突破 。
清代饮茶习俗与明代无异,因此茶具基本上是明代的延续和发展 。清代景德镇瓷窑在明代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除了生产传统的青花、素三彩、釉里红、斗彩等瓷器外,还新创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种 。特别是乾隆一朝,新创了集各种工艺于一体的陶瓷,并能生产仿木纹釉、仿石纹、仿青铜彩、仿绿松石釉的瓷器,把中国陶瓷工艺推向历史的新高峰 。康、雍、乾三朝皇帝都喜饮茶,曾在宫中多次举行茶宴,宴请文武百官,场面宏大,景德镇瓷窑生产大量茶具来满足宫廷饮茶的需要 。
宫廷饮茶讲究排场,而民间饮茶则率性随意,茶具也多了几分野逸之气 。清代民用陶瓷茶具的造型更加活泼,纹饰则更加生动 。各地由于饮茶习俗不一,而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茶具 。蒙古族、藏族地区喜欢奶茶酥油茶,其地流行瘿木奶茶碗、鎏金银质茶具 。而闽、粤潮汕一带则善烹功夫茶,喝功夫茶则有专门的茶具,称之为潮汕四宝风炉、玉书煨、孟臣罐、若琛瓯 。
紫砂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重要分支,经过明代的初步繁荣,清代紫砂茶具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创作高峰 。如果说明代紫砂壶尚嫌粗朴的话,清代紫砂制作工艺则大大提高,其泥料细腻,制作规整,出现了像陈鸣远这样的大名家 。嘉、道以后,文人雅士相继加入制壶工艺,使紫砂茶具的人文内涵大大提高 。西冷八家之一的陈鸿寿与一代名手杨彭年合作的曼生壶成为文人壶的典范 。此外,郭频迦、朱坚、瞿应绍、梅调鼎等文人也纷纷加入紫砂茗壶创作行列,他们以紫砂为载体,发挥其诗、书、画、印之才情,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精美绝伦的紫砂艺术品 。
除陶、瓷、金属茶具外,竹、木、牙、角等各种材质在茶具上的运用也是清代茶具异彩纷呈的特点之一 。椰壳雕工艺在我国很早就运用了,但大量用作茶具则是清代以后的事,清代的茶碗、茶杯、茶壶由椰壳镶拼而成,并且在椰壳上雕刻纹饰,制作工艺十分精美 。
木胎贴簧工艺制作的提盒可用来放置茶点,便于外出郊游时携带 。此外象牙制作的茶则、翻簧的茶壶桶、黄花梨茶壶桶、银胎錾珐琅茶盏、铜胎画珐琅提梁壶等等,把清代茶具演绎得更加多姿多彩 。
从茶具形制上讲,除茶壶和茶杯以外,盖碗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盖碗一般由盖、碗及托三部分组成,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反映了中国人器用之道的哲学观 。盖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尘落入碗内,起了有效的防尘作用;其二是防烫手,碗下的托可承盏,喝茶时可手托茶盏,避免手被烫伤 。
清代茶具的多样化还体现在茶托形状的变化上,茶托最早出现在两晋南北朝时,从出土的青瓷盏托可见南朝时越窑就已生产茶托了 。清代的茶托品种丰富,花样繁多,有的因制成船形,称之为茶船,还有十字形、花瓣形、如意形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