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茶戏永恒传承

【中国采茶戏永恒传承】采茶戏 , 是流行于闽西龙岩、宁化、清流、长汀、连城和闽北光泽、政和、将乐一带的戏曲剧种 。据老艺人传说 , 采茶戏源于江西赣南的九龙山 。明末清初 , 九龙山流行茶歌、灯舞和花鼓 , 茶农们每逢迎神赛会或欢庆丰收 , 载歌载舞 , 通宵达旦 。
以后 , 在茶歌、灯舞和花鼓的基础上 , 吸收东河腔和徽剧的表演艺术 , 逐渐形成一种小戏 。初期戏曲内容多表现民间生活 , 一般只有三五个角色 。清末以后采茶戏发展迅速 , 戏班遍布各地 。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 , 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 , 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 。所以 , 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 , 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 。
采茶戏的形成 , 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 , 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 , 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 。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 。其产生的时间 , 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 , 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 。
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 , 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 。这两种戏曲 , 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 。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 , 所以在这三者之间 , 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
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 , 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 , 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 , 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 。汤显祖的剧作 , 注重抒写人物情感 , 讲究辞藻 , 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 , 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 , 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这点上 , 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 , 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
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 , 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 , 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 。所以 , 在明、清时 , 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 , 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 。因为这样 , 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 , 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 。换句话说 , 早期的戏院或剧场 , 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 , 不卖戏票 , 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 。
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 , 就均是演出场所 。这类茶园或茶楼 , 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 , 台前平地称之为池 , 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 , 设置茶桌、茶椅 , 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 。专业剧场 , 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 , 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 。这园字和馆字 , 就出自茶园和茶馆 。
所以 , 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 。另外 , 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 , 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 自然 , 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 。所以 ,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 , 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 , 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 。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 , 即有买到兰陵美酒 , 烹来阳羡新茶 , 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
在中国地方戏剧中 , 桂南采茶戏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 , 及其传承历史 , 在中华其他地方戏剧中独树一帜 。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桂南采茶戏 , 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乃至世界戏曲史 , 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
挖掘、抢救、保护、传承采茶戏 , 对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 寓教于乐 , 潜移默化 , 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 , 促进人们全面发展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