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武松杨志如何落草二龙山 鲁智深杨志和武松刚开始聚义的山叫做( 二 )


因为,武松似乎只是拳脚厉害,专打天下硬汉 。而且,书中并没有交代武松的武功来历,大概属于野路子吧 。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武松的武功比较全面,而且,都是有套路的 。武松的拳脚叫做“玉环步”、“鸳鸯脚”,这便是绝学套路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武松都是这几招 。
在张都监府过中秋节时,武松应邀吃了都监府的家宴 。酒席间,张都监向武松“问了些枪法” 。《水浒传》中的都监都是武将,想必张都监也是会武艺的 。武将向武松讨教枪法,虽然也是张都监的虚伪,但却暗中交代了武松是精通枪法的 。
从酒席上回来后,为了消食,武松便拿了一条棍棒,在院子里打了几个轮头 。所谓“轮头”,是按照套路打了几遍的意思 。
如此说来,武松的棍棒也是非常了得的 。
做了行者之后,武松便以戒刀做兵器,而且是双刀 。这就是说,除了拳脚“天下无对”而外,武松也是刀、枪、棒的高手 。
书中还在醉打蒋门神的故事中,故意点了一笔武松是会骑马的,只是要“无三不过望”,这才谢绝了施恩的好意,步行前往快活林 。
《水浒传》中到底谁的武功最高,是很有争议的,唯独武松的拳脚第一没有任何不同的意见,得到了所有读者的一致认同 。
除此之外,武松的神力也是十分吓人的,能够把老虎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而且,武松是喝一分酒就长一分力气 。这一点,也是《水浒传》一绝,谁也比不了 。
同样,武松也是要去边上搏杀的 。所以,二龙山的三大头领在曾头市之战中,因为追击另一个汉奸苏定,便在“北地”会师了 。
如此说来,武松恐怕就不会是单纯的步将了 。只是因为施耐庵没写武松骑马打仗,也没写他用过枪 。所以,一定要以综合战力给二龙山的三大头领排序,那么,武二哥就要稍微吃点亏了 。
二龙山三大头领综合战力基本相当虽然我按照题主的题目,给鲁智深、杨志、武松排了个序,但是,他们之间谁也赢不了谁,综合战力都十分厉害 。
其实,杨志才是二龙山的寨主,鲁智深应当是宝珠寺的住持,是智真长老所预言的正果体验 。智真长老说过,鲁智深的正果是除了长老而外,五台山所有和尚都不及他(汝等皆不及他) 。因而,鲁智深必定要做到皇家大寺院的住持方丈,宝珠寺其实就是这个正果的初步体验 。
二龙山宝珠寺其实指的就是皇家寺院,《水浒传》中所有的龙都是真龙 。原先的方丈叫做“邓龙”,就是一条浑邓之龙 。鲁智深打死邓龙之后,便叫喽啰把他扛到后山“烧化”了 。邓龙不是个和尚又是什么呢?
所以,书中所写的二龙山,基本上都是杨志做主 。
这样写,其实也是鲁智深、杨志综合战力相当,分不出谁更强的一大依据 。这也是施耐庵写二龙山宝珠寺的用心所在——这里同样是佛道合一,佛道联手造反的所在 。
其他网友观点综合实力来讲鲁智深最强,杨志第二,武松第三 。要说综合实力,就需要马战,步战,拳脚样样精通,最符合要求的是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时候展露了一下拳脚功夫,愤怒的郑屠手拿一把剔骨尖刀冲了出来,鲁智深早在当街等候,郑屠右手拿刀,左手来揪鲁智深,被鲁智深顺势按住左手,照小腹上一脚,把郑屠踢翻在地,一脚踏在郑屠胸脯上,三拳把郑屠打得没气了 。郑屠好歹是个黑社会的人物,成天欺负人离不开打打杀杀,肯定也练两下子,现在手里拿着刀被鲁智深轻松击败,可见鲁智深拳脚功夫是很不错得,三拳打死郑屠,这样的重拳在现代的笼中对擂台上,不知道打死多少人了 。
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后,去山下喝醉酒,在半山腰的亭子上自己练起了拳脚,练得性起,一个肩靠打在亭子的柱子上,柱子应声而倒,亭子塌了半边,这些都证明鲁智深拳脚功夫是相当厉害的 。
步战更没得说了,鲁智深手使六十二斤的禅杖,没人能胜得了他,征方腊的时候,鲁智深和方腊的宝光国师邓元觉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方天定和元帅石宝都是高手,他俩个都看呆了,说:“只说梁山泊有个花和尚鲁智深,不想原来如此了得,名不虚传,斗了这许多时候,不曾折半点便宜与宝光和尚,”得到这两个人的认可,可见鲁智深的步战功夫是顶尖的存在 。
鲁智深虽然骑马作战不多,但他马上作战的表现也是很抢眼的,话说呼延灼连环马被徐宁破了,打了个败仗,慕容知府要他剿灭桃花山,桃花山的打虎将李忠抵挡不住,送信给二龙山的鲁智深求救,鲁智深和杨志,武松一起下山,来战呼延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