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 是种清福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 是种清福】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 , 会喝好茶 , 是一种‘清福’ 。清福 , 意思是清淡、安逸的福气 , 是老百姓的福气 。区别于大富大贵的那种福气 , 区别于富商达贵的那种福气 。
在鲁迅先生看来 , 有茶喝 , 而且会喝茶 , 关键是你有那份喝茶的闲心和从容 , 代表老百姓生活安逸 , 所谓清福 。
无论如何忙碌 , 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 , 除了解渴 , 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 , 如坐草木之间 , 如归远古山林 , 感受到清风浩荡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
寻常茶话 , 转眼一生
曾经读过汪曾祺先生的《寻常茶话》 , 里面记载有他和巴金先生以及一些其他朋友的饮茶经历 。他们喝的是工夫茶 , 每人都喝了三小杯 。而到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时候 , 有两位朋友已经故去了 , 当时的巴金先生也患了病 。岁月无常 , 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事 , 可是一转眼 , 人事已非 。
岁月馨香 , 如茶如人生
巴金先生喜欢喝茶 , 潮汕工夫茶至少喝过两次 , 两次喝茶的时间相差了半个世纪 。第二次是在他八十八岁高龄的时候 , 由著名紫砂壶制茶大师许四海先生亲自冲泡 , 据沈嘉禄在《茶缘》中记载 , 许四海先生拿出自己的紫砂壶茶具冲泡 , 还没喝 , 一股清香已经飘出 , 巴金先生品尝之后 , 说道 , 没想到这茶真听大师的话 , 大师说香 , 它就香了 , 连声称赞好喝好喝 , 一连喝了好几盅 。赞叹声犹在 , 人已不在 。
大师说香它就香了 , 我们总说岁月无声 , 也说岁月如流水 , 悄声无息匆匆就过 。岁月也可以如同大师手中的茶一样 , 散发出醉人的香气 。
无论我们是怎样的年纪 , 是青年或者已经老去 , 只要在安静饮茶的时候 , 可以想起一些好朋友 , 想起一些笑声 , 便不觉得伤感 , 只是有些怀念 。在沈嘉禄的《茶缘》中我们看到的是缘 , 在汪曾祺先生的《寻常茶话》中 , 我们看到的是一份寻常 , 凡此种种 , 全是寻常事 , 淡淡叙说 , 只因为有些怀念 。
做人如茶一般 , 平淡却回味
好的茶叶就像一种人生 , 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 , 虽然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故事 , 没能捕捉到刻骨铭心的镜头 , 而只有平平静静、平平淡淡 , 但这份平凡却令人回味隽永 , 品位出淡泊名利的心境来 。
做人也要像茶一样 , 坦诚质朴 , 给人以温暖 , 繁华过后 , 唇齿间仍留有淡淡余香 , 值得人们去细致回味 。
有茶的日子 , 就是一段好时光
无论如何忙碌 , 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 , 除了解渴 , 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 , 如坐草木之间 , 如归远古山林 , 感受到清风浩荡 。
人的一生 , 曲折往复 , 犹如这杯中茶叶 。无声舒展 , 淡然收尾 , 沉静 , 清苦 , 那味蕾上的涩涩余香 , 是生命的滋味 , 亦是茶的原味 。
人在草木间 , 便成一茶字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 , 就是人在草木之间 。上有草 , 下有木 , 人在草木间 , 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 , 是茶真正的秘密 。
无论在办公室 , 还是在家里 , 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 , 立交桥上车水马龙 , 只要一盏清茗在手 , 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 , 说茶其旨归于色香味 , 其道归于精燥洁 。茶从本意上来讲 , 色香味俱全 。表面看来 , 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 , 实际上 , 茶有茶道 。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 , 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静和高洁的大道 。
在一杯茶中 , 自得其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