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60万海归与1000万毕业生谁更焦虑

求职|60万海归与1000万毕业生谁更焦虑

文章图片

求职|60万海归与1000万毕业生谁更焦虑

文章图片

求职|60万海归与1000万毕业生谁更焦虑

继“985废物”之后 , “海归废物”又成为年轻人疲惫代言的新名词 。 海归青年的群体焦虑现象 , 显示出的趋势是:“海归”从曾几何时的精英语境出离 , 他们面临的是与国内毕业生一样的就业压力和选择难题 , 海归并不比国内高校毕业生更有竞争力 。
千万毕业生 , 去年450万考研 , 200万考公 , 900万考教资 。 70%的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 。 今年3月 , 考研300万落榜 。

光看数据 , 当然焦虑 。 一代比一代更焦虑 , 谁都不想当“被落下”的人 。 教育的价值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 这是很重要的话题了 。 焦虑的背后一定是对月薪的满意不满意吗?是对投资回报比的评价吗?如果单纯从投资回报比来说肯定不划算 , 但教育本身不是投资 。 家长在乎的是孩子的经历和体验 , 这是和过去时代很大的不同 。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改变人的认知 , 看到更大的世界 , 更新鲜的观点 , 而不是为了算值得三千还是五千的月薪 。

对于“海归”来说 , 如果是一般家庭 , 那便不具有固有优势 , 一个普通家庭花着一年几十万去留学 , 高付出期待着的就是高回报 , 如果选择回国工作 , 海归的自我定位便不会着眼于小城市的小岗位 , 这样的期待与现实的不匹配便会产生心理落差感 。
而1000万的毕业生 , 固然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 事实上 , 很多人毕业后选择的是考公考编这样稳定的追求 , 竞争很激烈 , 但这是可以看到底的人生发展路径 , 如果学历不好 , 也不会有过高的岗位诉求 , 反而不会过度焦虑 。
或许“海归”在他们选择留学的时候就选择了“冒险” , 选择了“跳板” , 就注定他们不想甘于平凡 , 可与现实碰撞的焦虑也会接踵而至 。

但是回头问问----
1.毕业之后不是人才 , 只是“人力资源” , 你能干啥?
2.就算现在的去处不理想 , 以后能不能持续适应社会?
3.除了学历和证书 , 你有啥不可替代性?
如果人人都盯着一种标准化的“成功金字塔” , 都想着20岁年少有成 , 30岁财富自由 , 40岁提前退休 , 那永远焦虑!
但是 , 想想自己喜欢、擅长、有价值的“长板”?看看自己能提供哪些独特的资源和力量?就有答案了 。
社会不缺会读书的人 , 缺的永远是:踏实努力、会协作沟通、人格健全、持续适应环境的人 。
如果不参与决策、不做研究、不靠这块吃饭 , 个体是没必要关注群体比较的 , 因为宏观到以群体为会单位掩盖掉很多问题 。 某十八流海归和清北复交年级排名1%只的毕业生他们的焦虑有可比性嘛?藤校回国和国内民办三本相比有没有竞争力呢?这不都是废话嘛 。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 , 求职是个体行为 , 所以建议大部分普通人关注个体优势和差异 , 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就可以了 。
再说一万遍:企业招聘不是找到最好的那个人 , 是找到最合适的那个人 。

本来都可以不焦虑的 。
能力与预期相匹配 , 即使有差距也相差别太大 , 那就不会焦虑 。
能力跟预期相差太大 , 本身就是个娃娃菜 , 非要卖出个翡翠白菜价 , 那肯定焦虑呀 。
所以 , 不管是海龟还是普通土鳖毕业生 , 想不焦虑 , 就多行动:
一方面提高能力 , 另一方面降低预期 , 让两者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和舒适边缘区相遇 , 这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
所以那些看起来还不如你的人 , 能找到让你惊讶或羡慕的工作 , 不是他的狗屎运 , 而是他主动或被动的选对了求职策略 , 反过来看如果在求职竞争中你感到受挫、焦虑 , 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或改变竞争环境 , 才更重要 。

【求职|60万海归与1000万毕业生谁更焦虑】职场也好 , 社会也好 , 谁能创造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 , 谁就会有更好的未来 , 所以任何时候不要放弃提升自己 , 不是强者无敌 , 是适者生存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