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KPI、BSC、OKR,你就是绩效管理高手( 二 )


文章插图
 
上面,是一副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一般很少应用于个人目标设定 。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战略思考的维度,让我们关注财务、客户、内部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 。
2.KPI,它强调的是两点:组织目标的分解和关键工作指标的衡量 。
KPI的逻辑的起点在于“如何考核个人” 。

玩转KPI、BSC、OKR,你就是绩效管理高手

文章插图
 
它的逻辑是:首先,要保证组织目标能够分解到个人;其次,没有分解的,要把工作中重点提出来,这样能够合理的评价人 。
3. OKR = Objective + Key Results
OKR的逻辑起点在于“如何聚焦目标” 。
Objective,目标,回答我想去哪里?我想要什么?
Key Result,关键结果,我如何知道我是否到达那里?如何知道自己得到了?
它通过双重定义的界定,即目标的定性和关键结果的定量来进行定义 。
玩转KPI、BSC、OKR,你就是绩效管理高手

文章插图
 
静态的控制思维和动态的自我管理思维
1.KPI是一种静态的控制思维 。
KPI所应对的环境,是静态稳定的,业务逻辑和业务结果可以预测的,是工业化大生产思维的产物 。在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科学管理就是严格控制,无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人被组织当作一种工具,要按照组织要求来运转 。
2.OKR是一种动态的自我管理思维 。
OKR所对应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业务逻辑和业务结果有的时候无法预测,需要经过实践去验证,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而且,OKR崇尚增量思维,希望不断的创新挑战 。
OKR,通过目标的清晰化,为授权建立了基础 。推进OKR成功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充分授权的企业;同时,目标的公开透明(透明产生了责任的承诺),共同促进了自我管理 。
指标来源方法不同
这里说的“指标”,是指“评价什么东西” 。
1.KPI指标的来源,在实践过程中包括三个方面:
(1)财务指标,按照财务数据构成直接分解,这部分分解到个人很少,主要是销售收入、收款等 。
(2)非财务指标,直接落到具体的责任人 。
(3)其它大多指标,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 。要符合两个特点:主要的工作要能涉及,指标要可以量化 。
2.BSC指标,是按照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提取,这个在实践中各个组织都大同小异,差别大的仅仅在内部运营上的指标 。
由于BSC四个维度的指标是由KPI组成的,而且实践很少应用与分解到个人,所以后续讨论就将BSC和KPI结合起来论述 。
3.OKR指标,一部分个人目标来自于上级组织的O或者KR里一部分,另一部分来自员工本人工作岗位的重要工作结果 。
(1)目标应该包含几个维度,那么不同的维度就产生不同的KR 。
(2)实现目标的业务逻辑是什么,比如需突破的关键障碍或者需要解决的关键步骤和问题 。
OKR的指标一定是基于现状分析和业务实现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即使是同一个O,在不同的时期也一定会有不同的KR 。
指标值形成不同
这里说的“指标值”,是指“要达到什么程度” 。
1.KPI的指标值
KPI的指标值设定基于两点:公司有确定要求的(比如财务指标),那么必须严格按照这一点分解;没有明确要求的,通常由个人通过博弈获取 。尽管我们要求KPI要有挑战,但是由于KPI注重考核,从而使得实际上指标值没有什么太大的挑战 。我们在实践中也会出现一种现象:公司目标没完成,但是各部门各个人指标完成的都好 。原因是什么?复杂的权重和评分体系造成了这种失衡 。
2.OKR的指标值
OKR由于包含O和KR两个方面 。
O,如果是由上级KR分解而得,由于其蕴含挑战性和雄心勃勃,其量化的指标值一定至少持平或者高于上级KR的指标值 。
KR指标值,会参照O所客观要求达到的结果和上期或同期数据而制定 。
而且,在制定过程中,通常由个人提出 。但由于其评价不和考核关联要求,在指标沟通过程中,个人很可能会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标 。
指标调整周期不同
1.个人KPI,由于其来源于岗位,而岗位职责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稳定的,因而指标经常保持不变 。至少,一个考核年度内,个人KPI基本会保持不变 。
2.个人OKR 。OKR一般是一段时间内聚焦的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重点肯定会发生变化 。即使是岗位职责不变,一段时间需专注的领域与业界也有所不同 。OKR一定会根据专注的不同而调整 。同时,季度的OKR检视,也会促进员工重新思考业务逻辑,重新调整指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