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的本质是用机器视角去模拟人类驾驶员的行为 , 其技术框架可以分为三个环节:感知层、决策层 和执行层 , 具体涉及传感器、计算平台、算法、高精度地图、OS、HMI等 多个技术模块 。
目前自动驾驶L3商业化技术已经成熟 , L4级/L5级加速发展进入验证试点阶段 。本文将为大家科普下目前自动驾驶汽车所要涉及哪些核心技术 , 到底离真正商用落地 , 技术上还需要哪些升级 。
文章插图
1
识别技术
和人类的眼睛一样 , 这个轮式机器人也有它自己的眼睛 , 用来识别周边的车辆、障碍物、行人等路上的情况 。
我们眼睛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眼球 , 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来改变晶状体焦距来获得实像 。那自动驾驶的眼睛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答案是传感器 。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 , 还有红外线、超声波雷达等 。
你可能会惊讶 , 需要这么多眼睛?没错 , 它是长满了眼睛的小怪兽 , 通常拥有10+只眼睛 。
文章插图
其中 , 最常用的是摄像头 , 几乎是毫无争议地被所有开发者采用 。它和人类的眼睛最接近 , 可以看清有颜色的标识、物体 , 看得懂字体 , 分得清红绿灯 。但是缺点也不少 , 比如在夜晚或恶劣的天气下视力就严重下降 , 也不擅长远距离观察 。
其次是颇富争议的LiDAR , 即激光雷达 。比较常见的是在车顶 , 像是顶不停旋转的帽子 。原理很简单 , 就是通过计算激光束的反射时间和波长 , 可以完成绘制周边障碍物的3D图 。而短板则是无法识别图像和颜色 。
文章插图
毫米波雷达也不得不提一提 , 因为它的全能--可以全天候工作 , 这使得它不可或缺 , 即便它无法识别高度 , 分辨率不高 , 也难以成像 。但它凭借其穿透尘雾、雨雪的硬本领 , 站稳一席之地 。
文章插图
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性能对比表格 , 了解主流传感器的优势和软肋 。
文章插图
如此多各式各样的眼睛 , 那她的视力一定很好咯?那也未必 。你以为星多天空亮 , 可它们之间能够互补还好 , 但也难免会产生矛盾 。这么多只眼睛你要优先选择相信谁 , 这也是一个课题叫Sensor Fusion , 传感器融合 。根据每种传感器的优缺点来综合评判信息的准确度 , 得到更可靠的最终结果 。传感器融合的另一个优点是 , 换来一定程度的冗余 , 即便某只眼睛暂时失明 , 也不会影响它安全前行 。
2
决策技术
通过眼睛识别得到了周边环境 , 接下来就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理解分析 , 决定自己该如何走下一步 。要完成这项任务的就是最强大脑 。
跟人类的大脑一样 , 我们不是天生就会开车 , 也不是拿到驾照就成老司机了 。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 自动驾驶机器人也同样需要 。完成大脑中的知识库有两种方式:专家规则式和AI式 。
【自动驾驶知识科普 自动驾驶汽车的七大核心技术】
文章插图
专家规则式 , 英文叫rule-based 。即提前编写好规则 , 当需要做决定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则 。举个栗子 , 当准备超车变道时 ,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这是一个假专家 , 仅供参考):道路半径大于500R(弯道不变道);跟目标车道上的前后车的距离都在20m以上;比后车的车速慢不超过5km/h;等等等等...以上N个条件同时满足时 , 即可超车变道 。
文章插图
AI式 , 就是一直很火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模仿人类的大脑 , 通过AI算法对场景进行理解 。或提前通过大量的犯错积累经验 , 或事前听某人指点江山 。通过AI式积累知识库 , 会让她的反应更加灵活 。专家也难免有疏忽 , 更何况交通瞬息万变 , 没有灵活的大脑如何应对我大中华的路况呢?
推荐阅读
- 中医养生知识,风、热、湿、燥、寒症的治疗对策
- 10分钟详解Spring全家桶“7大知识点”
- 特斯拉巡航控制已禁用怎么办 特斯拉自动巡航
- 金骏眉知识讲下金骏眉红茶储存需要注意
- |喝茶是否真能做到刮油减肥的效果吗?长知识时间到
- 茶艺茶道茶德相关知识介绍
- 风水学的古称是什么 风水学知识秒解
- 关于茶艺知识的介绍
- Java学习不可不知的5个知识点
- 茶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