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门坎)
站在“雪门坎,眼前雪山层叠,云雾缭绕,其雪景之美,惊心动魄;身后,是空濛壮阔、如一浪又一浪奔涌而来的群山云海 。“雪门坎风光,让人感受到举世罕见的雪域壮美 。
由打箭炉经道孚、甘孜、德格、江达,至昌都的茶马古道,被称为“川藏商道 。茶马古道日渐繁荣,带动沿线道孚、甘孜、江达、昌都等一大批藏区市镇迅速兴起和繁荣 。
昌都地处西藏东大门,地域广阔,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众多,民风民俗淳朴多姿 。昌都,位于亚洲几条大江大河中上游,昂曲河、扎曲河在此汇流成澜沧江 。金沙江、怒江贯通境内 。红拉山滇金丝猴保护区、然乌、莽措等高原湖泊,卡若新石器遗址,远古大脚兽足迹,强巴林、孜珠寺、查齐玛大殿等都令昌都人骄傲;山高谷深,三条世界级的大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蜿蜒穿行,形成气象万千的峡谷地貌 。
拜谒过强巴林、孜珠寺和查齐玛大殿,与讲经师和朝拜者交流过他们对宗教的信念,你就会领悟到:一个有信仰的人,是能够在宗教的他律规范中,找寻心灵归宿的自律修善者;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是能够在宗教的信念中,找寻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种族整体 。深入人心的藏传佛教,使得藏民族成为现世中皈依和平和向善的民族 。
昌都,是茶马古道入藏的要地,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托起昌都这个雪域高原的圣城 。
只有来到昌都,你才能感受到,茶马古道对于民族交流、文明交往的意义真谛!
在雄峻的青藏高原上,生活着游牧的藏民族 。西藏,古为三危,汉代为羌,唐宋为吐蕃 。这块土地,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大,地形最复杂的高原 。西北为昆仑山脉所阻断,西南横贯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脉,东南是念青唐古拉山,东北交叠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脉 。封闭性的高原环境,困顿了伟大民族的生存,束缚了她雄鹰般的翅膀 。
公元7世紀初,松赞干布完成了统一西藏高原的大业,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吐蕃王朝 。8世纪后半叶,赞普墀松德赞时,吐蕃扩张,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占据了青海、甘肃;南进之势,直抵川滇 。
茶叶传入西藏的过程,最典型地反映了文明交流,对民族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贡献 。
据藏文古史《汉藏史集》中记载:松赞干布的重孙赤都松继承王位后,把吐蕃治理得非常强盛 。身体强壮,勇猛异常的赤都松突然得了病,很多医生都没治好 。一天,一只鸟儿衔了根绿油油的树枝,飞落宫墙 。赤都松摘了两片叶子嚼了嚼,满口清畅,病也好了许多 。他派大臣到各地寻找这种能治病的药 。一位大臣渡过几条很大的河,在东方找到了这种树,运回吐蕃,献给了赤都松 。赤都松非常高兴地问:“这些药树叫什么名字?大臣回答:汉人称它为“恰,恰是茶的变音 。
赤都松派大臣到中原朝拜唐皇天子,请求赐给一些瓷碗 。唐皇不但赏赐了大批瓷器,还派来最好的工匠 。在扎朗建立了第一个瓷窑,烧制出第一批瓷碗 。这些瓷碗有三种图案,其中一种图案是鸟衔茶叶,表示不忘本的意思 。从赤都松开始,茶叶和瓷器大量引进了吐蕃 。
从宫廷到民间,从王公大臣到普通百姓,喝茶成为习惯 。随着藏民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汉藏边界到处都有茶叶贸易 。唐朝在北方边境许多地方设置“茶马司,管理交易 。而南线入藏的茶马古道,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 。
藏民族以游牧为主,多食肉、奶、糌粑,而鲜有蔬菜 。很快,维生素和粗纤维丰富的茶叶,成为其生活必需品,藏民食用酥油茶的大量需求,使得茶叶成为汉藏贸易的主要商品 。藏族民谚有“汉家饭裹腹、藏家茶饱肚,“鱼儿离不开水,藏人离不开茶之说 。藏民族的体质,由此得到提高 。
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图利破哓行 。
正是利益的驱使,千百年来,人们历尽千难万险,跋涉万水千山,披星带月,经年累月地行进在茶马古道上,为川藏人民带来生活必需的茶叶、瓷器、丝绸、布匹、盐巴、马匹、皮毛和药材,交流着汉藏两地物资和文明 。
抗日战争,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对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当时,国民政府曾组织了8000头牦牛和20000匹驮马,到印度运送美国支援的抗战物资 。
茶马古道,见证过中华民族的生死抗敌,演绎过中华民族的悲壮节烈 。
推荐阅读
- 新罗时代茶道文化七,典范茶人地藏金乔觉
- 如此美秒的生活茶道
- 日本茶道用的茶具
- 欲学茶道 得先了解茶艺
- 林清玄论茶道与人生
- 茶道之道中的逍遥意境
- 六根清净悟茶道文化
- 韩国茶道文化
- 喜欢茶道的这种感觉
- 道家思想对中华茶道也有影响